数字货币落地, 和比特币有啥关系?支付宝微信
近日,央行数字货币(DC/EP)首个应用场景在苏州相城区落地。数字货币的概念已经不新鲜了,这次央行的数字货币是像比特币那样的摇钱树?还是成为支付宝微信电子支付的掘墓人?还是背后有更深远的格局?且看下文分解:
浅解央行数字货币(DC/EP)DC/EP 全称是 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DC 指的是数字货币,EP 指的电子支付,即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
从2014年至今,DC/EP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五年,而今终于面世。按照之前公布的推广计划,2020年将开始在深圳、苏州等条件合适地区大范围推广。试点的机构包括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试点的场景包括交通、教育、医疗、消费等。
作为首批试点地区的苏州相城,电子货币首先用来给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发工资和补贴。计划4月份完成数字钱包的安装,5月分开始用数字货币发放50%的交通补贴。
央行本次发布的数字货币,其功能定位是M0替代品,简单说就是代替纸钞,从实物形态变成数字化形态。为了后面理解方便,先来普及下货币种类常识:
流通中现金(M0),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
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
M2与M1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作准货币。
用人话来说,M0是能花的现金;M1是M0+非居民活期;M2是M1+居民储蓄+定期......;M2一般就是国家发行的货币现金总和。
这次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主要是替代M0,也就是世面流通的现金部分;存款对我们来说不早就是卡上的数字么,只有从存折上转出来变成活期或纸币,才算是钱。
发行DCEP的理由1.技术上水到渠成:先用数字说话:截止2019年,在中国,支付宝、微信支付远超信用卡支付;ATM机在2019年也首次出现下降。人们不再依赖现金流通,不少银行柜台甚至门可罗雀。
这些变化显现在银行的现金流通量上,在2001年-2011年11年中,中国现金流通量M0每年的增长基本上都在10%以上,最高在2010年曾经达到16.7%。但是从2012年以后,不管货币信贷如何波动,M0的增幅始终不大,近几年基本上维持在3%到4%多一点的水平。
再用感觉说话,你有多久没用过纸币了?至少我除了鞋里藏100块防身防老婆之外,已经很久没见过纸币了。从现实角度而言,货币电子化、数字化已经从技术上水到渠成。
2.成本上优势明显:
成本上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点:
纸币印刷与维护的成本:纸币的印刷、维护、回收等流通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成本,采用数字货币后可以明显节约降耗,这和无纸化办公是一个道理。
防伪钞的成本:印制伪钞是比较常见的犯罪行为,即干扰了金融秩序,又损害百姓利益,数字货币可以完全杜绝。
防金融犯罪的成本:洗钱、贿赂、非法交易等金融犯罪往往喜欢采用现金交易,在监管、取证等环节都存在不少困难。采用数字货币后,各项大额交易均可溯源,可提高金融领域犯罪的监察能力。
在高层筹备数字化货币工作会议上,传递出如下内容:
坚定不移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工作,系统推进现金发行和回笼体系改革,加快推进钞票处理业务、发行库守卫和发行基金押运转型。
从几个关键词:发行和回笼、钞票处理、守卫、押运等,就可以明显看出,纸币的流通有一个闭环的系统和产业,数字货币的诞生与推行将彻底重塑这个领域的行业生态。至少,今后的武装押运车会越来越少,电子警察将担负起金融安全的重任。
3.安全性:凡事均有双刃剑。数字货币消除了物理伪造、非法交易等传统领域的隐患,但战线就转移到了与线上黑客的攻防。
同时,对于公众存在的匿名支付的隐私需求也需要从法律、技术等诸多层面予以保障。
数字货币和比特币这样的币圈有什么区别?比特币制造的财富神话让很多人深受刺激,也有不少人也把比特币与数字货币划了等号,其实大不然。
通过二者的比较,也能让我们对DECP有更系统的了解:
1.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货币体系,所有的价值和价格都来自于算法共识。DCEP 则是国家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每一块钱都是央行背书。
2.DCEP的价格等同于人民币,与国家货币价值挂钩,不会像比特币那样上蹿下跳。
3.DCEP是法定货币,谁要是敢不收,就等着拘留所收你。而比特币想花出去,得对方乐意。
4.DCEP也具有数字化货币的特点,即由央行发行,只要有电子钱包,不需要设立账户就可以转账。
5.DCEP无需联网,手机间就可实现价值转移。
黄奇帆在首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详细说明了 DCEP 和以比特币为首的虚拟货币的区别,黄奇帆认为以比特币、Libra 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的出现,使得货币迎来了数字化时代,但是“有部分企业试图通过发行比特币、Libra 挑战主权货币,这种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货币脱离了主权信用,发行基础无法保证,币值无法稳定,难以真正形成社会财富。本人不相信 Libra 会成功”。
从技术角度讲,DCEP作为数字货币,也有其技术架构,这属于高度机密。但DCEP显然不会采用比特币的技术架构: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演讲中透露: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小组最开始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时候,作过一个完全采用区块链架构的原型,但基于现有技术,无法达到零售级别的高并发要求。所以,最终央行层面保持技术中性,不预设技术路线,也不依赖某一种技术。
今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区块链课题组指出,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资产无法保证其锚定资产的稳定性,缺少真实资产背书,以投机交易为主。部分庄家、投机者通过对敲等手段大肆操纵加密资产的价格,导致市场剧烈波动并形成资产泡沫。
截至2019年9月底,包括比特币在内的加密资产种类达到2417种,总市值突破2192亿美元。同时,部分暗网交易网站通过加密资产进行洗钱、贿赂、偷税漏税、恐怖主义融资等违法犯罪,潜藏风险隐患较大。
此外,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与中央银行的集中管理要求存在冲突。中央银行提供的支付服务不能离开集中式账户安排,需建立在中心化系统之上,这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相冲突。因此,目前不建议基于区块链改造传统支付系统。
从上述表态和研究可以明显看出,出于安全性、中心化、资产挂钩、零售级别交易要求等考虑,央行发行的DECP和比特币不是一回事。
DCEP对宝宝们有何影响?有人会疑惑,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不就是数字货币吗?既然已经实现了无纸化,为什么还要再发行数字货币呢?
其实,DCEP和支付宝、微信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1、DCEP 是 M0 的替代,支付宝和微信是 M1 和 M2 的替代。
M0,就意味着像使用现金一样,不需要绑定银行卡,可以直接点对点的支付,就像发信息一样方便。
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注重对 M0 货币的替代而不是对 M1、M2 货币的替代,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属于 M1 或者 M2 的领域,目前 M1 和 M2 货币在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电子化和数字化,支持 M1 和 M2 的各类网络支付手段基本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零壹财经指出,但在 M0 货币端目前仍存在三大比较突出的问题:
第一,现有 M0 的匿名性使其存在被用于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等风险;
第二,互联网支付基于银行卡账户紧耦合的模式无法满足公众对匿名支付的需求;
第三,目前我国仍存在银行账户服务和通信网络覆盖不佳的地区,当地公众对 M0 货币(现钞)的依赖程度还比较高。
因此央行发行注重替代 M0 的数字货币是既符合国情,又顺应对小额高频支付的需求(根据不同级别的钱包设定交易限额和余额限额),同时还能有效防范 M0 货币被用于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等风险。
2、结算机构不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进行结算,DCEP 是用央行货币进行结算。
这也意味着两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同。央行只有一家: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是不够稳定的,如果商业银行运营破产了那么支付宝里的“钱”,就成为这个商业公司的“债券”,破产清算这个公司的资产,算成真正的钱后,按“债券”比例给你。
3、支付宝微信是互联网支付,而 DCEP 可以实现双离线支付。
就是到了没有网络的地方,支付宝微信用不了了,DCEP还是可以,这一点很多人觉得不重要,其实很多地方的小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在地下停车场扫码付费的时候,信号是非常令人着急的,这个小需求是很重要的。简单地说,支付宝微信需要电+网;而DCEP主要有电就行。
4、支付宝微信的目的是移动支付,DCEP 的目的是控制法币地位,节约发行成本。
一个是应用层面的,一个是底层基础,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DC/EP并不会对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地位产生影响。因为目前支付宝、微信支付也是使用人民币支付,其实也就是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进行支付。央行数字货币推出后,只是换成了数字人民币,也就是用央行的存款货币,虽然支付工具变了,功能也增加了,但渠道和场景都没有变化。
DCEP的国际大势世界银行集团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今年 7 月份初曾发布一份报告,报告指出:迄今为止,有近 70% 的央行都在研究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简称 CBDC。
据 Axonomy 不完全统计,厄瓜多尔、乌拉圭的 CBDC 已经宣告失败;另外,还有突尼斯、塞内加尔、马绍尔群岛、委内瑞拉等 4 国已发行 CBDC;有包括中国在内的 7 个国家正在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有 3 个国家正在研究;但也有包括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欧盟在内的几个发达国家暂时对推出央行数字货币态度冷淡。
大家可以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对数字货币发行态度冷淡的包括了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反而是小国和一些资源国非常积极,中国是唯一的经济大国。显然,现有国际金融秩序的既得利益者,也就是金融大国都没有太多动力去改变现有利益格局,把货币从纸币变为数字。
中国在此时首先落地数字货币就值得深思了,简单点说,数字货币能最快捷与方便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利用数字技术+商品输出中心的地位重整国际贸易与金融秩序。归根结底,这是对大国博弈的工具,小国想自立门户,也就是关起门来的数字游戏而已。
#事情正在起变化#
我是@玄同商道,商业地产二十年运营,头部金融企业合伙人。
严肃财商、有趣分享、欢迎关注、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