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给企业管理者的建议:别用老办法对待年轻人,

(一)一封信引发的“血案”

●史上最牛女秘书

EMC大中华区总裁回办公室拿东西,到门口才发现自己没带钥匙。此时他的秘书瑞贝卡已经下班。他很生气,于是在凌晨给瑞贝卡发了一封措辞严厉且语气生硬的“谴责信”:

瑞贝卡,这个礼拜二我刚告诉你,想东西、做事情不要想当然!今天晚上你就把我锁在门外,我要的东西都还在办公室里。问题在于你自以为是地认为我随身带了钥匙。从现在起,无论是午餐时段还是晚上下班后,你要跟你服务的每一名经理都确认无事后才能离开办公室,明白了吗?

两天后,秘书给总裁回信,语气之严厉,措辞之强硬,丝毫不输来信。

首先,我做这件事是完全正确的,我锁门是从安全角度上考虑的,如果一旦丢了东西,我无法承担这个责任。

其次,你有钥匙,你自己忘了带,还要说别人不对。造成这件事的主要原因都是你自己,不要把自己的错误转移到别人的身上。

第三,你无权干涉和控制我的私人时间,我一天就8小时工作时间,请你记住中午和晚上下班的时间都是我的私人时间。

第四,从到EMC的第一天到现在为止,我工作尽职尽责,也加过很多次的班,我也没有任何怨言,但是如果你们要求我加班是为了工作以外的事情,我无法做到。

第五,虽然咱们是上下级的关系,也请你注重一下你说话的语气,这是做人最基本的礼貌问题。

第六,我要在这强调一下,我并没有猜想或者假定什么,因为我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必要。

秘书把这封信连同总裁的原信抄送给了EMC中国地区的所有员工,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

这封回信转发后,一周内遭数千外企白领转发与评论,在天涯、知乎等多个阵地也引发了对新生代员工应如何去管理的思考和争论,该事件持续发酵,最终导致了秘书和总裁的双双离职……

给企业管理者的建议:别用老办法对待年轻人,


(二)独树一帜的新生代

什么是新生代呢?新生代最初是一个地质学名词,新生代区别于太古代、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是指从0.65亿年到现在的最新的地质年代。后来衍生到社会学领域,泛指出生在90年代到2000年代的年轻人,他们因与传统社会的理念、意识和个性不同,而被称为新生代。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崇尚自由、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安于现状是他们的标签。

很多人都拿70后、80后和90后做比较:

70后是中坚的一代,他们务实、进取、爱学习、吃苦耐劳;

80后是重商的一代,他们是车奴、房奴、压力大、追求物质;

90后是社交的一代,他们乐观、自信、个性张扬,似乎与70后、80后格格不入,难以相处。

有研究发现,社会的急剧变化造成了新生代这个群体复杂而纠结的矛盾心理:

1、他们“小宇宙”很强大,无惧社会环境,但同时,情感脆弱,抗打击能力差,逃避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方式。

2、他们年轻,精力旺盛,充满活力,但同时,工作缺乏激情和进取精神。

3、他们面对正面刺激,也正面刺激别人,愿意正面回应;但同时,怯于面对失败、恐惧,自我封闭。

4、他们知道自己当前的需求,“快乐、时尚和消费导向明晰”,到同时对未来很迷茫,缺乏长期规划。

5、他们突破性思维极其强大,擅长个人创意,敢于个人创新,但同时缺乏耐力和持久力。

鉴于以上特点,相比70后、80后的“老人”,新生代拥有着很多天然的优势:

1、如果他们愿意,他们能很快融入团队;

2、如果他们愿意,他们工作上手很快,动手能力很强;

3、如果他们愿意,他们能更加灵活的处理问题;

4、如果他们愿意,他们不会被资讯时代所抛弃;

5、如果他们愿意,他们讲求互赢互惠,共同发展;

6、如果他们愿意,他们可以创造性的完成任务。

但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他们经常不愿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新生代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工作特点:

1、厌恶约束与规则;

2、淡化权威与权力;

3、需要施展才华和个性发挥的空间;

4、渴望授权;

5、追求平等的工作地位与环境;

6、崇尚个性独立、自由平等;

7、心理承受力差,责任意识淡薄

8、喜欢公开、公平、公正的问题处理方式;

9、结果导向,不希望管理者干涉具体工作过程;

10、追求小我,注重个人兴趣的实现和个人发展目标的达成。

而新生代的这些工作特点,给现代企业的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无所谓的工作状态——导致目标任务难以达成;

2、动辄跳槽——导致团队稳定性差;

3、敬业精神缺失——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4、不接受上级指令——导致上下级之间容易起冲突;

5、抗拒承担责任——导致任务分配难以执行;

6、感觉压力很大——导致消极怠工;

7、蔑视规则——导致公司制度遭到破坏;

8、工作情绪化——导致团队工作氛围紧张;

9、协作性差——导致工作伙伴不愿与其合作。

给企业管理者的建议:别用老办法对待年轻人,


(三)新生代员工的管理法则

2020年伊始,微信朋友疯传着一句话: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了。95后、00后已成为或者即将成为职场的主力军。如果管理好新生代这个群体是所有企业管理者都无法逾越的难题,这是一个时代的特征,我们无力改变他们,那就只能研究、了解、熟悉并适应他们。用《古兰经》中的一句话说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对新生代而言,管理者的控制和命令已经几乎没有市场。所以如何将管理思维和新生代特质有机整合,才是赢得先机的选择。我觉得有四条法则供参考:

1、管理升级:重领导少管理。管理者一定要有自己风格和魅力,而不是只靠权力去支配新生代员工。新生代员工对权力是有天然的抗拒的,即使有的人口头不表现出来,但内心里会不服气,他们服从的是有能力有作为有品格的领导者。当权力大于魅力时,他们会较多的选择被迫服从;而当魅力大于权力时,能高效的协调团队工作。所以,管理者拥有权力的同时,必须有能够足够驾驭权力的魅力,才能带出一个优秀的团队。

2、多聆听,少说教。新生代员工有自己的思维,对事物都有自己的判断,别总是强加你的观点,因为你不一定是对。即便你是对的,新生代员工也未必服你说的,他们不想听你的大道理。古人云“三思而后行”,对于新生代而言,如果不是你极其专业的领域,就应该多听他们发表意见,必须要对事情的始末、周遭的环境、涉及的利害了解的清清楚楚方能开口,这是睿智的表现。

3、激励要及时、分明。新生代员工更注重眼前的“胡萝卜”,而不是什么长远的愿景、使命等“大饼”,所以制定激励方案时要注重时效,能当天的奖励不要拖到月底,当月的奖励不要拖到年底,跟他们空谈未来的发展只会降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制定的激励政策要公平、透明,让他们能够感到确实是因为自己努力而得到了公平的回报,这样他们才能有实现自己价值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4、打造“快乐工厂”。新生代员工追求快乐和个性解放,他们很多人工作不是为了薪酬,他们更看重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和团队文化,他们感到快乐和心情舒畅了,就会加倍工作去回报公司。让员工快乐就要让员工生活的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这就要在人性化的管理上下功夫,除了在硬件上满足他们的基本生理需求之外,还要营造“支持、尊重、平等、友善”等的文化,让他们感受到“家”的轻松、惬意与温暖。

给企业管理者的建议:别用老办法对待年轻人,


(四)新生代——“心”生代

新生代员工的工作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职业心态。因此,走进他们的心灵,融入他们的情感,管理工作就会收放自如。本文提出了新生代员工管理的“五心修炼大法”。

1、管人管心。

管理的事情是对的,要求是对的,目的是对的……什么都是对的,然而,管理者却忽略了唯一的一点不对——被管理者的“ 感觉”不对!中国著名企业家联想总裁柳传志曾说:“经营人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经营人心。”管理的核心是人,管人的核心是管心。管好了人心,才能人心所向,才能让员工从行为上、精神上都有一种自动自发的意识,使大家为团队的目标积极主动地工作。这对管理者的观察与感受人心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要讲求时机,管理者行动前应该关心新生代员工的心理状态。

(2)要讲求方式,管理要求的最终目的是让新生代员工接受到。

(3)要讲求形象,做魅力型领导。多“激励”而不是控制或操纵。

(4)要让新生代感觉到你的“温暖”最重要。

2、以心换心。

作为管理者,不管你是否喜欢你的新生代下属,都要要主动“交心”。这是管理者的胸襟。管理者要经常与新生代员工保持联系与互动,这表明管理者很关心员工的工作。在企业里,从总经理到各部门经理、主管都应经常在基层巡视。关注每位员工的工作;平时应注意收集自己员工的兴趣爱好,如在奖励他过生日时投其所好;应当多点时间去了解每位员工做了些什么特别的事情;他们需要什么样的鼓励和肯定。这对于让员工保持积极心态是非常关键的。

最重要的一点,要避免用命令的方式指挥新生代员工去工作。“命令”是上级对下属特定行动的要求或禁止。命令隐含着强制性,会让新生代下属有被压制的感觉。对于效率,命令形式也许有用,但对于品质却不一定。直接命令剥夺了下属自我支配的权利。压抑了下属的创造性思考和积极负责的心理。让下属失去了参与决策的机会。严重打击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学会交心。

“心”是中国人独有的概念,在中国人心中,尤其是针对新生代员工心中,要获取他们的认同,管理者需要进行有效的双向沟通。

“交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信息互换,而不是证明“我是对的”。要特别强调:沟通一定是双向的。你不需要向新生代员工证明:“你有多聪明”,而是让新生代员工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即使有时员工的意见并“不正确”(你认为不正确),你至少应该能做到约束自己,让他(她)表达完整。

4、学会读心

很多的管理者在和新生代员工的管理互动中,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不知道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这对一个管理者而言,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在企业管理中,经常会听到一种声音:这件事也不知道对他们强调了多少次,他们就是不照着办,气死人了!在每个企业里都能听到管理者对员工发出种种不快的声音,抱怨他们对上级的管理指示领会不够好,执行的力度不够。这种指责虽然不能简单地说是对或是错,但把责任一股脑儿全安在员工身上显然不合适。作为管理者,要懂得换位思考,出现问题首先要问问自己: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读心的前提是“共情”,心理学上叫做“同理心”。他要求管理者能够进入来员工精神世界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新生代员工的内心世界。怎么才能做到共情呢?管理者要从新生代员工内心的参照系出发,设身处地地体验新生代员工的内心世界; 然后以言语准确地表达对新生代员工内心体验的理解,最终引导新生代员工对其感受作进一步的思考。

给企业管理者的建议:别用老办法对待年轻人,


(五)结语

管理新生代,新型管理与传统管理差异

新生代的需求

传统管理者特点

新型管理的要求

平等

等级森严,高高在上,权威之上

消除等级观念,做魅力型领导

肯定/表扬

讷于表达,好说教,只重视问题的结构

关注心态与过程,结果与过程并重

尊重

集权,善于决策但缺乏领导艺术,控制欲强

懂领导艺术,懂心理学,善于倾听和激励

快乐

关注员工行为,重视成绩,忽略员工情感

关注员工心理状态,懂情绪、压力管理

自我/个性

制度化、规范化,强调统一管理和严格管理

包容与差异化管理

权力意识

重视管控,一言堂

引导、对话与尊重员工的知情权、话语权

生活品质

内敛、不苟言笑、善于指点

关心、体贴,善于引导

利益

强调员工义务,提倡牺牲精神,轻视权利

以身作则、大公无私、权利和义务对等

总之,在一个现代化的企业里,要想真正使新生代员工发挥他们最大的主动能动性,创造最大的价值,就一定要记住:

我们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更要是一家学校,负有培养新生代员工的责任;还要是一个家庭,要给新生代员工带来真正的家庭的温暖。

我是裁缝方师傅,一个在服装行业深耕三十余年的创业企业管理者,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欢迎同更多的朋友交流学习!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