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明明知道自己有拖延症,但就是改不了怎么办?

“拖延症”或许大部分人都有,只不过程度轻重而已。不过我们常说的“拖延症”这个词不是一个病理名词,而只是一个网络上流行的通俗说法。它顶多算一个症状而已,肯定算不上一种病。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患有一定的拖延症,你得去思考这种症状背后的原因。

其实大多数拖延背后的原因就是两个字:害怕

明明知道自己有拖延症,但就是改不了怎么办?


害怕什么呢?一是害怕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做这件事;二是害怕自己付出了很多却一无所获;三是害怕做出来的东西没有被他人认可,甚至遭到他人的批评和讥讽;还有很多其他说不清的原因等……

明白了拖延的病根是因为自我陷入了害怕,那就需要找到克服害怕的办法。这里就跟大家分享几条建议。

一:万事开头难,先迈出一小步

在时间管理这个领域,有一个最著名方法叫“番茄工作法”,意思是用一个番茄形状的定时器,每次设定25分钟倒计时,在铃响之前你就埋头做事,坚持25分钟然后休息。很多人实践了这个简单的方法,改善了自己的行动力。这个方法说到底就是应用的小步子原理。

当我们把一件事情想得太复杂,把完成这件事情的过程想得太漫长时,我们就会害怕,会害怕就会拖延。但是如果不去想得太多,只是盯着眼前,不去想事情最后是否能完成,完成的结果如何,先迈出一小步,从解决好最容易的事情做起,我相信通过分解法,就一定能马上着手去做,事情只要有开头了,就成功了一大半!

明明知道自己有拖延症,但就是改不了怎么办?


二:偶尔按下工作暂停键,积蓄能量再出发

有个在今日头条认识的粉丝朋友,一直在做悟空问答,靠着悟空问答的收益可以养家糊口,本来也对自己的状态很满意。但有一天突然跟我说,不想写了,因为自己写的很多问答自己都不想看,收益也日渐减少。其实我跟他交谈下来,发现他主要还是因为集中时间段写得太多,一方面有点累,精力跟不上;另一方面凭他目前的才智水平,因为一直码字,很少有时间看书读报,只是一直在输出,却没有东西填充自己的大脑,到了江郎才尽的地步也不能怪谁。他总说很多时候想写点东西但总觉得没东西可写,也一直拖延着发文。但又有一直害怕的心态,害怕自己做的这个问答平台半途而废而失去收益。

明明知道自己有拖延症,但就是改不了怎么办?


​我建议他,与其一天生搬硬套挤牙膏写一两篇,稍有停顿,还要被按个拖延症的帽子,不如彻底停更一段时间也好。人本身也需要休憩,需要停歇,需要在密集的工作行程中获得一段空白。后来他有个把月没有更文,出去旅游了一段时间,期间也认真看了几本书,休息回来后他说写作的劲头完全不一样了,灵感也随之而来。

其实有时候停下来,是为了重新出发,选择那些能彻底放松的事,成为自己休憩的港湾。没事做的时候也是积蓄能量的时候,偶尔给工作按下暂停键也是治疗拖延症不错的办法。

三:学会分清主次,把要做的事情分好优先级。

生活中肯定会有一些突发性和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那些成功人士总是花时间在做最重要,而不是最紧急的事情。把所有工作分成紧急且重要、重要但不急、紧急但不重要、不急也不重要这四类,依次完成。

明明知道自己有拖延症,但就是改不了怎么办?


经常问自己一句话“我现在做的是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这也是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的座右铭,他非常忙却从不拖延,每年都能完成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和计划,就是靠的这句简单的话。

如果一件事一直在压迫着你,你总是为了这件事被拖延而自责的话,为什么你不可以反过来去审核这件事本身?有没有可能,它确实可以不必做。要知道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被反思的。

明明知道自己有拖延症,但就是改不了怎么办?


如果你有拖延的毛病,不妨试试上面几点解决拖延症的方法,立刻行动起来,能完全克服拖延症可能有点困难,但是肯定是可以改善拖延症的。如果拖延症严重到影响了你的前程,不妨寻求专业的帮助,去看看心理医生,认知--行为疗法可能会有效。

我是裁缝方师傅,希望我的分享能给您带来帮助!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