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20亿美元抢购Habana,英特尔急什么?

20亿美元抢购Habana,英特尔急什么?

为什么英特尔对此次收购志在必得,而且火急火燎地将Habana收入囊中?

近些年,半导体行业以往固化的市场格局有所松动,城池消颓,竞争也显得犬牙交错。尤其在2019年,大量投资并购涌现,新技术、新市场、新业态……共同构建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乱世格局”。

“乱世”下的一出大戏

“乱世”下的新一幕大戏发生在一周之前,12月16日,英特尔宣布以20亿美元高价收购以色列半导体公司Habana Labs,而这家公司仅仅成立3年。在向来周期偏长的芯片赛道,Habana估值的成长速度和闪电退出令人印象深刻。

市场热议的背后,有人猜测,英特尔和英伟达这对“老冤家”在数据中心AI芯片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20亿美元抢购Habana,英特尔急什么?

北京时间12月16日,英特尔收购Habana Labs的传闻被敲定,此次收购仍延续着英特尔“大手大脚”的作风——20亿美元,重金投掷。

据了解,Habana Labs2016年在以色列成立,就和它名字所暗示的一样,这家公司还处于早期阶段,核心芯片产品也刚进入交付阶段,虽说资历尚浅,但已是“后生可畏”,它是目前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实现量产的为数不多的创业公司,目前已推出了针对AI和机器学习工作负载的硅产品: Gaudi AI Training Processor和Goya AI Inference Processor。

英特尔方面表示,被收购后,Habana将作为一个独立业务部门运营,主要运营基地仍在以色列,保留现有管理团队并向英特尔数据平台事业部(Data Platforms Group)汇报;Habana董事长Avigdor Willenz同意担任该业务部门及英特尔的高级顾问。

理所当然的收购

老实说,英特尔对这家半导体新秀的出手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在这之前,Habana Labs与英特尔就有过一段渊源。

早在2018年11月,英特尔资本(Intel Capital)就领投了Habana的B轮融资,融资总额高达7500万美元,早早锁定了这家公司。更早之前的2016年8月,英特尔也曾以4.08亿美元收购过同样做数据中心AI芯片的Nervana Systems,当时Nervana也才成立两年。而20亿美元的最终敲定估值,则落在了预期的上线。

据以色列媒体Globes和Calcalist本月初的消息,英特尔当时已与Habana谈判数周,收购价在10亿至20亿美元之间。短短十几天之后,英特尔官宣了成功收购的消息,最后的收购价格落定在了20亿美金。

为什么英特尔对此次收购志在必得,而且火急火燎地将Habana收入囊中?其中原因值得玩味。

20亿美元抢购Habana,英特尔急什么?

今年2月,英伟达以68亿美金收购了以色列网络通信芯片公司Mellanox,创下了英伟达有史以来的最高收购记录。

这起收购案,其实和英特尔如今收购Habana有着微妙的联系。

Mellanox的主营业务之一是做Smart NIC即智能网卡。而Habana的董事长Avigdor Willenz(下称Avigdor)于2011年参与创立的第二家公司Annapurna也做Smart NIC技术,该公司在2015年以3.7亿美元卖给了亚马逊。

正是在亚马逊工作期间,Avigdor受到了AWS对云端AI芯片需求的启发,认为这是非常合适的第三方创业机会。

于是2016年,Avigdor成了Habana的第一个投资人,后来又担任了Habana的董事长。

在以色列投资了多家科技公司、对以色列半导体行业有较多了解的耀途资本创始合伙人白宗义透露,也许是由于前述Annapurna的经历,Habana的产品融合了Smart NIC技术。

融合Smart NIC技术的重要性在于,Habana的Gaudi芯片通过100Gb 以太网可以扩展到上千个节点,支持RDMA(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当做大规模神经网络模型训练任务时,性能可以大幅度提升同时用户承担的成本更低,以太网的优点可以使用通用的交换机,无需专用的NIC。这也是Intel对之前收购的Nervana并不满意的原因之一。

20亿美元抢购Habana,英特尔急什么?

增量战场的对手

市场调研机构Dell’Oro Group研究总监Baron Fung曾预测,随着云计算的日益普及,企业越来越依赖底层数据中心基础架构能支持应用在公有云、私有云和边缘间的切换,市场需要更先进、更安全且高性能的Smart NIC。

“所以英伟达为什么要收购Mellanox?英伟达需要Mellanox的技术来增强GPU之间的内部互联能力。”业内人士分析,而兼容了类似功能的Habana芯片,在做大规模集群处理和训练时,可通过100G Ethernet来自己做互联,这就大大提高了效率。

眼看对手取得如此进展,英特尔的做法也就不足为奇了,通过此番收购,一下就补足了数据中心场景下的通信和AI两种能力,有“一石二鸟”之用。

更何况,在双方高价出手的背后,是关于下一代信息产业变革的大机会——AIoT的激烈竞争,尤其是今年关于Mellanox和Habana的对抗,共同剑指其中技术门槛最高的细分竞争领域——数据中心场景下的AI能力。

在这个增量战场上,英特尔最在意的对手就是英伟达。

当前,全球云端AI芯片市场英伟达一家独大(尤其是训练端),主要原因是英伟达GPU产品线丰富,编程环境成熟,产品支持市场上主要的开发框架和语言,广受AI开发者好评。

而Habana的定位,正是能与英伟达优势产品GPU竞争的自有架构AI芯片。

有AI芯片从业者认为:“英特尔试图把GPU和AI都融入到自己的指令集和生态中,如果英特尔可以一起部署自己的CPU和GPU的话,服务器上就不用买两家的产品,开发效率也会高很多。”

而从Habana目前作为第三方新锐公司的不俗表现来看,它确实有可能实现英特尔在数据中心AI领域挑战英伟达的夙愿。

英特尔的投资版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收购Habana,并不是英特尔第一次“大手大脚”地花钱,过去几年中,英特尔在芯片领域布局不断。

20亿美元抢购Habana,英特尔急什么?

2015年6月,英特尔以167亿美元收购可编程芯片厂商Altera,这笔交易成为当时英特尔历史上金额最大的一笔收购,被视为英特尔加速摆脱PC业务依赖的重要标志。

2016年8月,英特尔又以4.0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深度学习技术初创公司Nervana。Nervana创立于2014年,主攻半导体,软件和AI深度学习技术。收购之后,英特尔利用Nervana在软件、云计算服务和硬件等方面的优势,提升自身在人工智能计算任务方面的处理能力。这也是英特尔在人工智能时代面对英伟达的重要动作。

仅过去一个月,英特尔宣布收购计算机视觉处理初创公司Movidius。Movidius成立于2006年,早期集中于3D电影业务,后期开始涉足3D渲染芯片的开发,曾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2016年“50大创新公司”之一。

Movidius拥有低功耗、高表现力的杀手级产品“Myriad”系列视觉处理器,也是大疆无人机的芯片供应商。在被英特尔收购前,谷歌、联想、三星等科技巨头都曾向Movidius抛出过橄榄枝,最终英特尔将Movidius收入囊中。

2018年8月,英特尔又一次收购深度学习技术领域的初创公司Vertex.ai。Vertex.ai是一家开发深度学习编译工具及配套技术的西雅图公司,收购完成后,Vertex.ai的7人团队加入了英特尔AI产品集团的Movidius团队,推进边缘计算的灵活深度学习等相关研究工作。

频繁布局背后,是英特尔想要在快速增长且变量大的芯片市场中站稳脚跟的野心。根据预测,2019年英特尔由人工智能业务带动的收入将超过35亿美元,同比增长20%以上;到2024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超过250亿美元。

芯片作为信息科技产业发展制高点,不仅半导体芯片厂商,科技巨头纷纷抢滩和大肆押注AI芯片,包括谷歌、苹果、阿里巴巴和华为等巨头涌入,大力发展自身AI芯片,避免受制于他人。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包括地平线、寒武纪等围绕AI芯片的创新企业。

对于半导体厂商来说,互联网巨头自研及创新企业大力发展各种细分领域的AI芯片,给半导体芯片巨头带来巨大压力,冲击市场。司睿博能否力挽狂澜?或许也需要一位纳德拉这样的人物带领英特尔转型。

*首图来自云掌财经。部分素材来源:甲子光年、创事记、NEXTTECH、杨剑勇

作者:知晓商业评论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