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36岁的薇娅终于倒了!那些我们拼命赚的钱,最后

文 | 曹仿佛原创

前几天的直播中,一向很少缺席的薇娅,没能正常直播,粉丝们都在猜测薇娅干什么去了。

直到10号,薇娅发了条微博,告诉大家自己正在住院准备做膝盖的半月板手术。


36岁的薇娅终于倒了!那些我们拼命赚的钱,最后


一直以来,大家印象中的薇娅,都是镜头前光鲜亮丽的带货主播,坐在那里动动嘴皮子,就能收入不菲。

然而,她的每一份收入和光线,都是浸透了足够的汗水才得来的。

别人眼里的轻轻松松日进斗金,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付出。

虽然每天在镜头前直播只有几个小时,但直播前的选品,测试、商务对接,她都会亲自参与,以便了解自己所推荐的每一样产品,给粉丝推荐最优的。


36岁的薇娅终于倒了!那些我们拼命赚的钱,最后


即使在凌晨直播结束后,薇娅也并不是立马下班回家休息,而是趁热打铁,对刚结束的直播进行复盘总结,归纳不足和有待提升之处,以便下次直播改进。

一年三百六十天的连轴转,也让她对缺席女儿的成长心有愧疚。


36岁的薇娅终于倒了!那些我们拼命赚的钱,最后


有人说,她已经站到了业内顶端,也赚了够多的钱,为什么不能歇一歇呢?

她说:“会在某一瞬间觉得,这种生活太苦了,但我现在只要休息,就很紧张。”

正是因为已经站到了一定的高度,所以才不敢轻易停下脚步,社会发展迅速,你永远不会知道你的一歇脚,就被后来人甩开了多少。

就像同样为“带货一哥”的李佳琦说过的:“你今天不直播了,你的粉丝就会被另外的九千九百九十九场网络直播吸引住了,她可能第二天就不来看你了。”


36岁的薇娅终于倒了!那些我们拼命赚的钱,最后


不是不怕累,而是不敢放松。

不是不想休息,而是不能停下脚步。

成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最近的两会上,许多议题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其中,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华提出的“建议对996工作制进行监管”的提案,更是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


36岁的薇娅终于倒了!那些我们拼命赚的钱,最后


近年来,随着年轻人猝死的新闻越来越多,996工作制也是经常被拿来讨论的话题。

有以资本家为代表的不少企业认为,“996”是福报,是员工成长的最佳契机。

但更多的,是遭到以员工为代表的普通“打工人”的反对。

他们认为,996是在拼自己的命为资本家赚钱,压榨了自己的正常生活时间不说,更是过度透支了身体。

虽然有抱怨和不满,但大多数人却依然不敢轻易辞掉需要996的工作。

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身为主播的薇娅,背后是一整个团队,后面还联系着40多家工厂,她个人停一停,整个团队就陷入停滞,甚至带动工厂整个生产链的断裂。


36岁的薇娅终于倒了!那些我们拼命赚的钱,最后


而作为普通的大多数中年人,虽然没有一个团队和工厂需要养活,但却肩负着一家老小的生计。

成功人有成功人的烦恼,普通人有普通人的苦衷,没有谁的路是好走的。

就像宫崎骏说过的:“当一个人过了30岁,人生就不再是纵马奔驰,而是负重登山。”

前段时间,上海外服联合《大众医学》发布的《2019上海保龄健康指数报告》显示,从2013年开始到2018年,上海白领的体检异常率从94%上升到了将近99%。


36岁的薇娅终于倒了!那些我们拼命赚的钱,最后


也就是说,在街边随便找一个人,就是身体健康或多或少面临问题的。

报告还指出,上海白领中超过四成的白领有熬夜的习惯,且超过30%的白领经常喝含糖饮料。


36岁的薇娅终于倒了!那些我们拼命赚的钱,最后


这样不良的生活习惯,与快速高压的工作节奏不无关系。

而近年来,猝死高发人群中,年轻人占比更是逐渐上升。

2020年12月29日,22岁拼多多女员工深夜下班回家路上猝死;

21年新年第一天,《巴啦啦小魔仙》女主孙侨潞心梗猝死,年仅25岁;

1月5日,时尚博主雅鲁藏布江女人,在飞机上因心脏骤停不幸离世,年仅27岁;

3月5日,千万粉丝的美食网红于海龙(泡泡龙)在录制拍摄反诈骗宣传片后猝死,年仅29岁。

这还只是最近三个月的新闻,不可不谓触目惊心。

你大可以为工作拼命,但身体却不会陪你演戏。

每一个不曾合眼的夜晚,吃过的垃圾食品,都会成为拉响身体警报的小火星。

去年,明星吴彦祖就曾在微博谈起自己一次“死里逃生”的经历。


36岁的薇娅终于倒了!那些我们拼命赚的钱,最后


早在2019年3月,吴彦祖因为阑尾炎住院,一开始以为只是食物中毒,拖了3天才去医院,结果盲肠化脓,险些丧命。


36岁的薇娅终于倒了!那些我们拼命赚的钱,最后


而当时也因为化脓,不能及时切除,这也导致一年半后,再次发作入院,住院期间原本一身肌肉,身材健壮的他,足足瘦了18磅。

康复后,吴彦祖也感慨这给自己敲了很大一个警钟,不要把健康视为理所当然。

的确,在疾病面前,没有三六九等,也不管你是身负房贷车贷的普通人,还是吃穿不愁的明星富豪,大家只有一个名字,叫“病人”。

若是随便问一个人“怕死吗”,相信得到的回答都是“怕”。

没有人是不怕死的,但是没有生过一次大病的人,不会真切体会到这种恐惧。

之前,一位网友曾在微博发起过“生病之后才知道的真相”话题。

有人说,得知自己生病,不敢告诉父母,不想让他们担心;

有人说,做手术之前,我亲眼看到我父母给医生磕头,当时他们脸上的复杂表情是我从未见过的;
有人说,生病后,才深切感受到人情世故,什么是世态炎凉;

有人说,为了治好这个病,花光了我所有的积蓄......

更多生过病的人都知道,在治病过程中,钱有时候真的不值钱。

而医生只治病,不治命。

然而难的是,只是听着别人的故事和经历,人们永远都会心存侥幸。

这也是生活路上龋龋而行的不得已,谁不是在一边赚钱一边惜命的夹缝中艰难前进。

赚钱和惜命并不是两个相互排斥的命题,有时候两者之间可能会存在矛盾,但当面临两者的矛盾时,不妨先反问一下自己:

“如果错过这次机会,我会失去什么?”“如果选择了这次机会,带来的结果是身体健康的不可逆影响,我会不会后悔?”

世界很大,我们很渺小,地球不会因为离了谁而停止转动,但对于家人来说,你就是他们的全世界,但你的缺席,让他们的世界从此再无阳光。

村上春树在他的作品《1Q84》里说到:“肉体才是人的神殿,不管里面供奉的是什么,都应该好好保持它的强韧、美丽和清洁。”

人生很长,何必慌张。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才有机会阅遍世间芳华,才能见证和参与身边人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人到中年,保持身体健康,是珍惜自己的生命,也是对家人的负责。

作者简介:我是曹仿佛,我的文字里,一定有你想听的故事。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