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沐浴之王》:失了烟火气的搓澡

文/梦里诗书

如果你从未看过一部港片黄金时代的喜剧,那么《沐浴之王》或许能给你带来些许惊喜,反之这部所谓围绕中国传统文化“搓澡”展开的喜剧,实则只是将港片喜剧中常用的美食替换成了搓澡,包袱套路的乏善可陈,剧情大杂烩般的东拼西凑,既空无地气,更难见欢喜。

《沐浴之王》:失了烟火气的搓澡

《沐浴之王》讲述了乔杉饰演的搓澡工周东海意外捡回了彭昱畅饰演的失忆富二代肖翔,为了省人力欺骗肖翔本也是一个搓澡工,于是失忆的肖翔便开始了自己的搓澡生涯。电影预想运用这样的身份错位来制造看点,但其却根本没考虑起码的逻辑,整个故事的推进,是完全建立在一次次巧合之上的,剧情与剧情之间的割裂生硬,令人略有细思,便漏洞百出,剧情所沿用的也只是《金玉满堂》《食神》这类港片喜剧的固有模式。

剧情的敷衍潦草,并不仅是体现在故事生硬的转折上,更还在不加思索的套搬套用,展现“搓澡”文化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洗澡》同样是一部发生在澡堂里的剧情喜剧,但电影却巧借人物的真实接住了地气,而《沐浴之王》为了体现“王”的概念,于是便效仿厨艺大赛也弄出了一场搓澡大赛作为电影成功的体现,但电影却全然没有考虑搓澡和厨艺是不同的,由此形式所展开的复兴澡堂主线,只是使电影越发显得虚假造作。

《沐浴之王》:失了烟火气的搓澡

在人物上,电影将宝近乎全部压在了乔杉和彭昱畅身上,不可否认两人的包袱确为电影带来了一定的喜感,但电影也将其余人物全部都沦为了可有可无的工具人,例如奶奶的设定只是为了煽情,表哥的角色只是为了给电影找出一个必备的反派,电影在这些人物所下的功夫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其让人感受更多的是突兀的情感变化所带来的无所适从,一声“兄弟”,难见真情,满是尴尬。

纵观全片,从剧情到人物,《沐浴之王》的根本问题便是无法建立细腻连贯的情感,也支撑不起其所谓展现的沐浴文化,这部电影所做的只是将一个个短片小品拼凑在了一起,虽偶然间能让人发出隔靴挠痒的笑意,但在笑过之后,却很难对电影所展现的“搓澡”产生多少认同,“搓澡”在电影绝大多时候只是成为了用来抖包袱的道具,而并非是如《洗澡》般,真正带有人文底蕴的文化聚焦。

《沐浴之王》:失了烟火气的搓澡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沐浴界里塑造一个王者未尝不可,但《沐浴之王》只是效仿到了昔日港片的皮毛,却难得其神韵,这正如同《食神》的精彩,也不只于周星驰的无厘头,而是在这背后小人物的心酸与理想,喜剧能真正打动人的还是那骨子里须有的人间烟火气。

个人评分;5

责任编辑: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