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职场更洋气?别的城市不服
本人比一般人幸运一点,在南北两个不同的城市都工作过(北京七年,现在在香港),更经常去上海杭州武汉深圳这样全国各地的城市出差,接触不少当地的职场人士,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分享给大家,供娱乐消遣,也供大家参考。
中国不同城市的职场风格各异,你知道吗?
北京的职场——和而不同北京的职场就跟北京一样,是一个最多元的社会了。哪怕你是在最高端洋气的国贸CBD上班,你也能够看到不少穿着拖鞋出入高档写字楼的白领(或者是企业高层老板),当然啦,看到他们穿着拖鞋只能说明两点:第一,他们今天暂时不需要见客户或者出席重要场合;第二,他们办公室里一定备着一双皮鞋。
就像北京这座城市一样,许多地方看上去没那么精致、糙糙的,但是骨子里透露着自信和大气,而且需要上台面的时候,绝不拖后腿。
我自己个人觉得北京的职场还算比较直接坦荡的,北方人居多的场合表达不同意见的时候相对没那么拐弯抹角一点,更难能可贵的是,经常跟你在头脑风暴里提出跟你不同意见的同事,私底下却常常能成为经常约出来吃饭的好朋友。
这样的「和而不同」的职场氛围,在其他城市,还是蛮少见的。
其实习惯了内地的工作环境的人,初入香港的职场真的会不适应。
第一是不适应如此紧绷的工作氛围,同事们都是在工位上默默地做着自己的工作,有事情基本上通过软件或者邮件沟通,实在有急事需要快速沟通的才会跑到别人工位胖去聊一聊;极少有坐在自己工位上喊话跟自己超过2米外的其他同事的……所以,香港的职场一般情况都安静的能听见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第二就是人际关系了,首先香港的职场人是不喜欢跟同事建立什么深厚的友谊的,非工作时间基本上不互相交流;其实很多内地人初入职场的朋友都是自己同事,但香港极少;其次香港的办公室八卦是比北上有过之无不及的。
正因为香港人把工作和个人生活分得很开,所以对于很多事情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点到为止,不会过多参与到同事的个人生活当中去。
上海人本身的特质是不强悍的没错,但是上海的职场奉行的可是强者为王的理论的。
在上海的职场上混,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自己手上有几张牌非常重要,而且上海是一个相对更看重个人能力而非自己与生俱来的一些优势的地方(当然啦并不是说与生俱来的一些优势在上海就完全没用,只是说上海相对尊重公开公平的规则一点点)。
我工作遇到好几个客户都是上海人,说实话我觉得他们跟其他地方的客户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格外不喜欢随便跟人套近乎,你表现得好就是好,你表现的不好就算你这个人再可爱他也不会迁就你的表现。
这应该是跟上海的城市发展历程有关的,最早接触了中外商业和企业文化,懂得花更少的时间达到两边都能讨好的目的。
台北的职场也是相当能反应城市特质的,彬彬有礼、和善谦逊,你会发现每个人都特别会说话,特别会处理人际关系。
台北人告诉我,这是因为台湾是一个很重人情的社会决定的,因为人不多,家家户户随便牵扯一下就能跟城里大部分人扯得上关系,所以你逢年过节是会行非常多礼节来维系人情的。所以台北的职场也看上去非常有人情味。
不过,职场毕竟是创造价值和分配价值的一个地方,所以不是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公益场所;所以表面上的和善背后里其实酝酿着激烈的竞争和撕逼。而且台湾人如此会处理人际关系,在竞争和撕逼能力上自然也不会差。
如果你需要跟台湾人共事,你可能需要多一点心眼。
曾经我去深圳见客户,完了去腾讯找朋友吃饭。午饭时间的科兴园充满了年轻的深圳职业经理人,他们的特点就是穿着打扮都特别随性,我那个平日周末出门要化一个小时妆的朋友当天素颜且穿着人字拖下来跟我吃饭的。当时我跟她说:“站在这里,我觉得自己一身正装特别像链家的中介”。
不过深圳的职场奉行的是实打实的创造力和价值贡献,而不是虚无缥缈的表面东西。当然,特殊的行业和特定的职业还是会非常重视装扮。
深圳的职场八卦相对来说也还算缓和一点,可能因为大家都没有太多时间去轨迹别人的八卦,自己每天下班都已经十点多了,睡觉都没时间哪有时间八卦呢?
其实,在不同城市工作生活体验一下是很有趣的人生经历,跟旅游走马观花的体验不同的是,你真的把自己放在了新的环境里,每天跟不同的人打正儿八经的交道。
是很有趣的体验,也会让你发现职场不仅仅是让你拿工资的地方,更是享受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文明的地方,希望大家都能够开开心心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