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日本文化人文油腻天麸罗变清新艺术品(炸苏子

说起日本料理代表之一的天妇罗可能让人马上就能联想起“天妇罗之神”的早乙女哲哉,也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日本匠人。

日本文化人文油腻天麸罗变清新艺术品(炸苏子

他15岁刚中学毕业时就被父亲赶到东京打工。面试之前,他被介绍人带进了一家叫做“天庄”的天妇罗店里打算先吃个午餐。本来计划去做寿司职人的早乙女仅仅因为在“天庄”听说天妇罗师傅比寿司师傅每月能多赚一万日元便毅然决然地决定留下打工,饭钱也没付,直接拜师了。(笑)

接下来两年时间,早乙女跟着师傅买菜择菜,洗碗打扫,从最简单的干起,打磨心性。两年后,他终于得到认可被调到炸物台,又经过15年“一生悬命”的修习,在1976年大神自己的天妇罗专门店“みかわ 是山居”正式开业,从此早乙女大神便开启了自己在日本料理界那开挂的人生。

日本文化人文油腻天麸罗变清新艺术品(炸苏子

天妇罗本来是葡萄牙商船带来日本的舶来食物,词源乃是葡萄牙语“Temporo”,“烹调”的意思。日本人根据发音找了“天麸罗”三个字来表示,后来因为“麸”字不常用,干脆该用“妇”字代替了。

当时在基督教斋戒期间,葡萄牙的水手们不能吃肉,于是用油炸海鱼,美味又营养。当时很少采用“油炸”这一烹饪方式的日本老百姓一下子发现了美食新大陆,天妇罗便渐渐成为日本最受欢迎的平民食物之一。

我对这位“天妇罗之神”是早有耳闻的,一次东京出差前,提前2个月预约了座位。当天的天妇罗盛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席间跟大神沟通,当聊到什么是匠人精神时,他突然问我,你觉得我俩之间的距离如何?没有思想准备的我脱口而出,感觉很舒服。

大师接着说,其实和客人间的吧台距离他一直不满意。近了,会影响客人对天妇罗的敬畏。而远了,又会影响与客人间的交流。为了他心中的不远不近,前后拆建了吧台7次。说着他拿起切炸穴子鱼的柳叶刀,指着告诉我,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代代天妇罗匠人流传下来的这把专用刀为一尺五寸,而这个长度正好是能把料理与交流兼顾的距离。

日本文化人文油腻天麸罗变清新艺术品(炸苏子

我听后为之一振,突然也就明白为什么早乙女的天妇罗被誉为艺术品了。“为小昭然,独见为明”,这种追求极致的匠人对事物的细节有着敏锐的觉察力和坚定的执行力。加上这位料理匠人还是一位艺术爱好者,所以他创造出的天妇罗料理也就会享誉世界了。


日本文化人文油腻天麸罗变清新艺术品(炸苏子


日本文化人文油腻天麸罗变清新艺术品(炸苏子


日本文化人文油腻天麸罗变清新艺术品(炸苏子

早乙女店名的“是山居”三个字,由日本色染巨匠芹沢圭介亲手所刻。建店前早乙女便特意找来多位现代大师共同设计是山居,店里的餐具涵盖了近百名当代名家的作品。客人用的酒器、茶杯,无不价值不菲。

日本文化人文油腻天麸罗变清新艺术品(炸苏子

在我品尝结束后,聊嗨的大师给我画了一只虾并签上名字说送我做个纪念,那简单的线条里透着他一生修行的苦劳与充实。随手又拿了一张他个人艺术藏品展的名片。当我看到“祇矢罗李”四个字一脸懵逼的时候,大师解释说用这四个汉字的发音来表示日语外来语中意为画廊、美术馆的“ギャラリー”。果然炸天妇罗的艺术家逼格就是不一样,这起名的脑回路也是没谁了。

日本文化人文油腻天麸罗变清新艺术品(炸苏子

离开的时候邀请这位已经年过古稀的大神一起合张照,早乙女先生欣然应诺。我这把年纪还能追的星也就是早乙女哲哉这般的匠人了。朝圣般的前往得到了“一期一会”般的接待,“みかわ 是山居”数十年如一日,“一尺五寸”的职人理念已经远超味蕾之所得。

日本文化人文油腻天麸罗变清新艺术品(炸苏子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日本的这些匠人们很好地诠释了这些知易行难的道理,让我体会到了各行各业做到极致的感动。这饭钱,真值!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