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招商证券解读新希望年报:行业最低成本 金猪十

金猪十年·新希望年报解读纪要

主办方:新希望

时间:2020.4.2

嘉宾: 胡吉(董秘)、王述华(财务总监)

吉崇星(副总裁、新好科技总裁)、白旭波(证代)

主持人:雷轶、陈晗

招商证券解读新希望年报:行业最低成本 金猪十

信息总结:

猪产业:2019收入大概是75亿,增长了132%,利润是16.8亿。2019年自有猪苗的出栏成本13块钱,2019年在全行业非洲猪瘟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夏津成本是11.42元。在今年的一、二月份来看,整个夏津的成本仍然维持在了11.5左右的水平。未来,当聚落里的种猪已经完成自循环的时候,放养条件下的成本是可以做到十块钱的。如果剔除放养的成本的差异,做到自繁自养,成本有机会做到九块钱。

饲料板块:去年销售1872万吨,归母净利11亿,创了历史新高。整体上我们饲料业务去年的投资大概是做了11亿。其中水产料及水产料公司投资大概就五个亿,以及为猪产业配套的技改或者是新公司大概有两个亿,其他的主要是一些小的性能的维护。

去年海外销量大概增长27%。虽然销量只有200多万吨,但由于我们加快了海外水产量的布局,它的盈利大约有四个多亿,盈利水平有较大提升。目前来说,我们初步估计2022年至少应该有2800万吨。

禽产业:去年实现利润11亿,这也是历史新高。在禽产业上,我们做精白羽肉禽的战略落地里,去年大概实现了整个收入214亿,增长14%,但是销量只增长了5%,这个主要是单价提升。我们的净利润做到了13亿,增长了62%,通过屠宰场的自动化的改造,在产能的提升,以及质量的控制上也有非常大的空间,基本上屠宰环节有60%左右的提升空间。

去年整个禽产业的资本投资,大概做了6.28亿。如果通过我们最先进的智能养殖的模式,可能成本能够做到比现在全国最好的水平每只21块钱大幅降低几块钱的一个空间。

生猪出栏节奏:今年二季度开始整个出栏会增加的比较快,而且从下半年会实现快速放量。预计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50%以上,到三季度和四季度都会增长的比较快,全年会呈现出每个季度逐级快速提高的节奏。全年确保实现800万头以上的出栏目标。

种猪情况:截止到三月底种猪存栏总数70万头,其中能繁50万头,后备20万头,其中GGP和GP是我们一直非常注意提前布局的,现在已经超过15万头。总的种猪里面GGP和GP15万头、父母代55万头。到2020年底的育种目标是总数达到120万头存栏,其中能繁达到100万头。

人才储备:截止三月底公司养猪产业总人数已经达到了1.8万人,完全可以满足2020年800万出栏的用人需求。规划未来两年到三年,每年以不低于1-2万人规模继续扩充养猪队伍。过去一年,在研究院的框架之下,引进了很多的人才,专业的研发人员超过了七百人,比前一年增加了50%。

土地储备:目前公司在运营中的在建的和储备的土地已经可以支撑超过6000万的产能。目前为止,我们在建的产能有600万头,这个肯定是要在2020年完成的。正在筹建的项目大概有超过1250万头的产能,所谓筹建是指在办前期手续,然后快速进入施工阶段的项目。我们争取筹建的1250万头产能在2020年底之前完工打卡,因此我们目前在建的和筹建的产能超过1800万头截止到2019年底已经投入运营的有1200万头的产能。

工程建设:我们争取筹建的1250万头产能在2020年底之前完工打卡,这样的话,我们目前在建的和筹建的产能超过1800万头。另外我们还有一些正在运营的,截止到2019年底已经投入运营的有1200万头的产能。

我们在2019年的十月份集中开工了大概几百万的产能,我们叫“317”,这些产能基本上陆陆续续在2020年的3月份完工。体系之内已经确保从开工到建设控制在六个月之内;并且能够在交付一、两周之内开始产小猪。这充分验证了我们工程建设的速度。同时,工程建设成本已经从以前大约1.3-1.5万元/头,降到1万元/头。从2019年10月份开工建设的所有猪场,我们都做到了1万元/头的建设成本。

防疫能力:通过我们公司内部团队持续迭代优化非洲猪瘟的防控能力,从最早2019年12月份被称之为第一版,到今天内部称之为第四版,我们叫智能化版本。它的好处是,首先确保99%的病毒无法进入猪场;其次万一有1%的病毒进入猪场,有一头猪感染病毒,我们现在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确保把它抓出来,让它对其他猪不产生影响,这样确保了我们种猪场的安全性以及商品猪的上市率。从2019年来看,我们整体上市率超过90%。2020年1,2月份的数据来看,我们的上市率还在持续提升。

其他要点精选:

很多投资人也已经看到了,从去年年报的情况来看:

第一,营收归母净利润都突破了历史新高。营收820亿,同比增长将近19%,归母净利润50亿,增长将近200%,比历史次高的2011年增长近一倍.

第二,猪产业在过去的一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生猪出栏355万头,同比增长40%,达成了我们年初的规划目标。虽然在过去一年非洲猪瘟给整个行业都造成了挑战和困扰,但是新希望在这一点上,因为我们得益于我们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和团队强有力的执行,非洲猪瘟方面我们防疫的是非常好的,产业发展很快,实现了这个年初确定的发展目标。

第三,在过去的一年,除了猪产业之外,因为猪产业光芒太亮,这个朋友可能对我们其他产业关心会少一点。但实际上除了猪产业之外,我们过去一年多,其他产业是呈现出齐头并进的非常好的局面。饲料销售额1872万吨,归母净利11亿,创历史新高。特别是在去年非洲猪瘟的形势之下,全国的猪料都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销量和利润都创历史新高,体现公司内在的很多变化。我们的禽产业去年实现利润11亿,也是创历史新高。除了养猪之外,其他几个产业都出现了很多让人振奋的变化。

在我们的数据里面,民生银行的投资收益,实际上在去年在我们的利润中的占比只有三分之一了,农牧利润已经成为我们最主要的利润来源。而且我们非常有信心在后面的发展过程中,民生银行的利润在我们的整个的利润占比中会越来越低,我们的农牧的这个盈利能力会得到大幅度持续提升。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了资本市场对于公司业绩的提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我想跟大家简要报告一下公司在取得的业绩背后的一些变化。

第一个是我们的文化实现了全面的革新。从2019年,公司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全面革新,明确了我们的客户至上、挑战自我、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这个文化最基本的一个指向就是从和的文化要全面的转向赢的文化,要强调冠军文化。从去年2019年,价值观应该说是我们公司所有工作中这个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无论是实际控制人刘永好董事长还是刘畅董事长和我们的高管团队,相当大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做有关价值观的研讨和宣贯。

第二个就是团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团队的年轻化,无论是从总部还是到一线,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现在在公司高管和各个产业BU的负责人这个层面,基本都是70后,有少数的80后也已经进入到这个层面,在我们的片区负责人、总部部门长,这些肯定都是80后85后,而我们一线的饲料厂、养殖场的总经理,绝大部分都是85后90后。年轻化成为新希望现在在人才的建设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旋律,这一点我们是做的最坚决的。

另外在专业化上提升的非常快,特别是总部通过跨界引入专业人才,使整个管理团队在知识结构人才结构上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优化。我们的人力资源总监,公共事务的负责人,食品的负责人,投资负责人都是在各自领域的专业人士,都具有很好的格局和视野,而且具有很强的进取心。

第三个就是我们的组织结构进行了持续的优化变革。2018年底,进行了组织体系变革,把原来以区域为主导的几个片联调整成为专业线路的BU事业部,现在我们有饲料、禽、猪、食品和海外五个产业单元。这些产业单元最主要的就是要培养自己的专业化能力。在这个方面,2019年完整的运行了一年,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不仅仅是业绩背后的核心竞争力,确实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进展。

第四个就是我们的激励机制。新希望从2019年实施股权激励,包括前几年都持续在做激励机制的优化,2019年,我们的股权激励是第一次完全市场化的股权激励,在我们的激励对象里面有一半是跟猪产业相关的。我们在饲料区域,也推行合伙人的机制,最早是我们的广东新区早期就进行了合伙人的机制改造。2019年,我们在广西和河南又推行了合伙人的新区机制,取得了非常好的进展,特别是我们的河南片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今年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要在四川、重庆、江苏、湖北这几个重点片区,进一步推合伙人机制,要让我们的职业经理人也变成了变成企业家,共同创造价值。我觉得激励机制的内在变化,共创共享的意识理念,包括方式,对于公司的业绩提升,起到了很明显的激励作用。

第五就是我们的科技创新和管理的现代化。2019年,我们做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总部层面搭建完成的五个专业的研究院,在我们的猪产业、禽、饲料、食品和信息化方面,组建了五个专业化的研究院。过去一年,在研究院的框架之下,引进了很多的人才,专业的研发人员超过了七百人,比前一年增加了50%。2019年的研发费用接近2亿,相比前一年增加了80%。这个比例跟我们自己来说进步很大,但是跟要达到的目标比相差甚远。因为在营收里面的占比只有0.2%,比我们要实现科技投入,还差的很远,所以2020年仍然会是我们科技创新的一个突破年,是我们需要大发展的一个关键年份。在2019年,我们做的还比较好的就是包括我们累计申请的专利1700多项,获得授权900多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就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白羽肉鸭在2019年正式上市,到年底的时候,已经占全国的父母代种鸭6%的市场份额,是具有突破意义的一个重大科技创新。

除此之外,2019年还有一个重大的进步就是管理的现代化


在猪的业务里面,我们去年的收入大概是75亿,增长了132%。但我们的利润是16.8亿。我们整个利润里面,大家比较注意的地方在我们的两个问题上,第一个是我们的成本到底是多少钱,第二个是我们的筹建费用为什么那么高。

对于我们的成本来说,我们出栏主要是分为两类,属于我们自有养殖体系出来的猪苗叫自繁,这个猪苗出栏的成本才是我们未来0876的核心,也是我们在内部核心管理的能力。至于外购猪苗,由于猪苗的价格是随行情波动的,我们外购猪苗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我们基于种猪场的未来的规划,要在周边提前发展养殖户,这是我们最主要的功能。整个2019年,我们自有猪苗的出栏成本是13块钱。这里面主要的成本第一是断奶成本,

第二是饲料,第三是寄养费。因为今天整个0876的自养比例还是比较低的,不到10%,主要还是靠寄养。在随着猪价上涨的过程中,我们的养殖成本会有略微的增长,比如说2019年,我们每只猪的寄养平均成本已经到了250块钱。可能到今年的一、二月份,这个成本已经涨到了300块钱了。但是在2018年,我们的寄养成本可能平均才180块钱。


如果剔除这些影响因素,以我们自己的夏津为例,2019年在全行业非洲猪瘟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夏津去年的成本是11.42元。在今年的一、二月份来看,整个夏津的成本仍然维持在了11.5左右的水平。所以整体来说,我们猪的整个成本是在我们可控目标范围之内。随着我们智能养殖和精准饲喂等配套落地,以及我们每一个聚落的一个周期结束,我们的周期就是指当我们自己的GGP生了小猪,替换完我们的PS,当我的种猪已经完成自循环的时候,我们以放养条件下的成本是可以做到十块钱的。如果剔除放养的成本的差异,做到自繁自养,那我们成本其实是有机会做到九块钱。

招商证券解读新希望年报:行业最低成本 金猪十

其次,我们的筹建费用,因为目前来说已经完全在运营的猪场的人员配套其实是固定的,大概一个聚落两百人或两百五十人。

我们所有其他筹建公司新入职的员工,他的各种的训练和方法。包括,比如说提前发展养殖户的盘查的,包括一些种猪场相关的训战结合的学习也好。这些人其实都是跟现有运营猪场没法直接产生相关性的,他都是核算在我们还没有正式投产的这些公司法人下,那他这一部分费用是单独核算和计量的。这一部分费用,去年接近七个多亿的筹建费用,我给大家推算一下。

今天为止,我们的人员大概是1.8万人。我们去年自有猪苗的出栏100万头左右,外购猪苗200万。我们只需要1000多人。即使是2020年的800万头(出栏),大概3000-4000人足够。富余的这1.4万人,大家就可以从平均工资推算出筹建费用。另外还有筹建期间,土地的租金成本,一旦土地储备进入公司,每年租金就会进入筹建费用。还有为这个土地筹建所产生的办证费用,这些无法资本化的项目都会进入筹建费用。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成本的问题。

对于我们来说,在当前的养猪业务里,最关心的是工程建设能力和非洲猪瘟防控能力。工程建设能力,我们在2019年的十月份集中开工了大概几百万的产能,我们叫“317”,这些产能基本上陆陆续续在2020年的3月份完工。这基本可以验证我们体系之内已经确保从开工到建设控制在六个月之内;并且能够在交付一、两周之内开始产小猪。这充分验证了我们工程建设的速度。

同时,工程建设成本已经从以前大约1.3-1.5万元/头,降到1万元/头。从2019年10月份开工建设的所有猪场,我们都做到了1万元/头的建设成本,这就是工程建设的能力。

第二个是防疫能力,通过我们公司内部团队持续迭代优化非洲猪瘟的防控能力,从最早2019年12月份被称之为第一版,到今天内部称之为第四版,我们叫智能化版本。它的好处是,首先确保99%的病毒无法进入猪场;其次万一有1%的病毒进入猪场,有一头猪感染病毒,我们现在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确保把它抓出来,让它对其他猪不产生影响,这样确保了我们种猪场的安全性以及商品猪的上市率。从2019年来看,我们整体上市率超过90%。2020年1,2月份的数据来看,我们的上市率还在持续提升。前期大家也给了我反馈,关于猪瘟的传闻。如果非常了解我们第四代智能化的非洲猪瘟防控,大家就不太容易相信这样的传闻。

写在最后:

关注一下防迷路,每天查看10+份行业、个股深度分析;

来确幸股票APP,领取100+份股民进阶资料包(横幅图第4张);选股栏目里,还有走长牛的精选股~

招商证券解读新希望年报:行业最低成本 金猪十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