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众品第一家纳斯塔克上市,转眼间却濒
在2018年借壳香梨股份谋求A股上市失败后,河南第二大肉类屠宰加工企业河南众品食品有限公司(下称“众品食品”)的生产经营颓势便逐步凸显。
据了解到,当前众品普遍存在欠薪欠款问题,今年以来已进行大规模裁员,公司生产经营几乎趋于停滞。
作为地方知名企业,众品食品曾是长葛的经济支柱之一,公司所在地也被命名“众品路”。
长约一公里的众品路两侧,分布着众品旗下工厂、办公、生活区。 除生产肉制品的众品食品外,公司2013年起转型“互联网+”后创设的鲜易控股也落地于此。
这家曾经下辖逾万名员工的集团企业,如今异常冷清。
这几天我特意来到众品路,看不到车辆运来送往的场景,而标着“众品集团”字样的办公楼一侧大门紧锁。
我一直在车里蹲到中午,有员工陆续从众品食品厂区内走出就餐休息,但人数不多。 我在厂区内环顾的约半小时内,见到员工总共不超过30名。
除拖欠供应商欠款外,众品食品的员工欠薪情况更可追溯到2018年。
“2018年10月前后,众品旗下的鲜易网在就出现过大范围欠薪事件,公司数百人工资都被拖欠,员工被迫诉诸劳动仲裁。 ” 对于众品是否存在欠薪现象的问题,曾在鲜易网供职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不仅是众品总部,公司下属在天津等地的员工都存在欠薪问题,已有大量员工离职。
2018年两会前后,众品对外宣称的员工人数还有12000人,而近两年来公司人员数量开始大幅减少,现在仅留下了约4000多人的团队。公司在外省的办事处原来最多时员工也有三四十人,如今已削减到就剩两个人。
众品食品的生产经营困局,从公司相关财报、公告中已然尽显。
公告称,截至7月23日,众品食品子公司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众品食业”)涉及逾期的到期债务总额为28.31亿元,占众品食品2018年9月末合并口径总负债104.94亿元的26.99%,占众品食品合并口径净资产59.82亿元的47.34%,金额及占比均较大;
逾期且银行已提起诉讼的到期债务合计余额14.66亿元。 公司已到期未能清偿的银行类借款金额较大,上述事项预计将对众品食品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众品食品的债务雪球越滚越大,截至2019年7月25日,公司合并口径未能清偿、银行已提起诉讼的债务多达56笔。期间,公司多次公告旗下资产因涉诉遭到冻结、查封,并表示,“由于多种因素叠加,公司近期生产经营滑坡、流动性紧张,目前公司已无力清偿银行利息和其他到期债务。”
“互联网+”烧断资金链?2006年2月,众品食业通过反向收购在美国OTCBB(场外柜台交易系统)上市。 2007年12月,公司转升纳斯达克全球精选板,成为河南省首家,也是国内食品行业首家纳斯达克主板上市公司。
2012年,随着中概股掀起私有化浪潮,众品食业董事会宣布收到董事长朱献福提出的私有化要约,拟以13.5美元/股的现金回购所有非其本人持有的在外流通普通股。
2012年,淘宝(含天猫)双十一单日交易额达到191亿元,“互联网+”概念开始迅速渗透至各行各业。这样让众品管理层觉得网上钱好赚,纷纷布局互联网。
于是,在2013年正式完成私有化退市后,众品食业也启动“联网”, 逐步拆分重组为以电商交易为核心的鲜易网、以生猪屠宰为核心的众品食品、以仓储物流为核心的鲜易供应链三大块业务,搭建了B2B、O2O等业务模式,从一家单纯的肉类加工企业,转型成为集合了“互联网+”的生鲜供应链服务商,对外自述也从“众品食品”转为“鲜易控股”。
然而,这条看似华丽的转型之路,如今已成为外界口中导致众品遭遇“滑铁卢”的主因。
众品出现现在的危机,主要是公司经营管理出现问题,其中跨界涉足互联网就是一个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互联网行业是个十分烧钱的行业,前期需要大量的试错和资金投入,而最终能够形成市场影响力和规模的公司寥寥无几。
众品近年来在打造新型产业链方面的投入可想而知。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鲜易供应链在全国布局了郑州、昆山和天津三大温控园区,其城市前置仓分布在全国25个核心节点。 公司自有及整合冷藏车辆5900余台,千余条运输线路,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 同时,该公司投资16亿元,欲打造占地400亩的中原冷链谷,成为中国最大的冷链物流基地。 此外,公司位于长葛的智慧生鲜供应链生态圈计划投资60亿元,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现代物流空间布局体系的重要承接体。
“众品高管多是杀猪卖肉出身,贸然跨界搞互联网,其中风险可想而知。 ”众品是拿开设批发市场的思维来运作互联网。 公司在线下有实体经销商,在线上有鲜易网。 早年间,为了推广线上业务,鲜易网的价格比经销商还低,就导致很多加盟店都从鲜易网进货,严重冲击了市场价格体系。
猪价起飞下游受困2018年末国内出现的非洲猪瘟疫情,又给资金链本就紧张的众品食品蒙上一层阴影。
2019年下半年过后,在国内生猪产能降至阶段底部,母猪存栏大幅下滑背景下,生猪价格开始进入上行周期,养殖户从亏损开始转为大幅盈利。
“ 现在养猪的都是暴赚,头均盈利能达到1000元。
养殖户的大额盈利,恰恰反映出众品食品等下游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困境。
“现在市场上猪源太少了,屠宰企业收不到猪,日子当然难过。 ”目前国内生猪价格马上就要突破历史高位,60多元每公斤的价格还只是出厂价,屠宰企业采购费用还要更高一些。 除采购成本大幅上升外,由于目前生猪数量少,屠宰企业开工率普遍较低。
“猪卖得少,必然赚得也少。 如今屠宰企业随行就市出货的话,中间也就赚个加工费, 当然有的屠宰企业有库存或者有渠道进口猪肉,还是可以赚价差的。 ”
所以现在虽说是众品,以前是我们长葛的明星企业。但是今天的众品,遇到这样严重的问题,实属自己战略战术上决策失误。应该脚踏实地,认真学习双汇经验,在我们这个4-5线的小县城的政策资金支持下,依旧能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