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深度丨2020年国企改革料加速,重点划在这里——

2020年,我国国资国企改革迎来关键节点。早在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一个总的纲领性的文件。该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0年要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综合成效。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国资国企改革加速之年,围绕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综合成效的各项工作有望出台更加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

一、“十三五”以来国企改革重点

围绕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我们梳理了“十三五”以来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重要表述和提法,勾勒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历史进程。我们认为:“十三五”期间,围绕“两类公司”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混和所有制改革、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促进公平竞争是国企改革重点领域。下一步将围绕国企改革的关键领域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促进国有企业提质增效。

2019年以来,多方面改革齐头并进,“双百行动”扩围,上海、深圳区域性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推进,沈阳综改方案获批实施,基层创新机制作用进一步发挥,混改力度增强,多个省份制定混改“时间表”“路线图”,完善公司治理、转换经营机制等方面改革力度加大。下一步,提升国有企业改革综合成效将成为阶段性重点任务。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表示,“改革呈现出从过去单兵突进转向综合改革的态势,旨在实现改革的集成效应。”

深度丨2020年国企改革料加速,重点划在这里——

二、各省推进路线图:2020年将是国企改革全面提速关键年

在1月15日国新办举行的2019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国资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尽管迄今为止该方案尚未公布,但一些地方国资委早前已制定省一级的国企改革工作落实方案,就国资国企改革重点及走势,有一些共性的借鉴意义。多个省份地方文件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取得决定性的成效。因此,从中央到地方,今年将是深化国企改革全面提速的一年,围绕“1+N”政策体系布局将进一步完善,配套细化改革措施将出台。

深度丨2020年国企改革料加速,重点划在这里——深度丨2020年国企改革料加速,重点划在这里——

三、提升改革综合成效三大着力点

通过对各省国资国企改革行动方案重点的梳理,我们认为,2020年国资国企提升改革综合成效的三大着力点是:优化资本战略和产业布局、发挥两类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重要作用,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立市场化经营和运作机制。预计即将出台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将在这三个方面有更多细化的方针政策出台。

1、优化资本战略和产业布局,服务区域发展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表示,国务院国资委正牵头编制“十四五”全国国有资本布局与结构调整规划,组织编制央企总体规划和央企自身规划,并首次将地方国资规划和地方国企自身规划纳入体系,希望各地国资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加强与全国国资规划的对接。未来国有资本布局将与“十四五”发展规划及区域发展战略布局“无缝对接”。

为实现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的良性互动,我国启动上海、深圳“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和沈阳国资国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专项工作。在战略布局上,上海明确提出实施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及国内重点区域合作,同时支持上海地方国企在金融开放创新、改革发展中先行先试,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基础深化央地合作。深圳则抢抓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机遇,打造“科技园区+科技金融+上市公司+产业集群”四位一体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推行“一区多园”模式、组建市级国有全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公司,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沈阳专项改革则围绕落实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目标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活力。

产业布局方面,随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明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投资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经济“顶梁柱”和宏观调控重要抓手的国有企业,将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担纲重要角色,以新基建推动新消费、促进新发展。近日,三大电信央企及铁塔公司均表示,将积极加快5G建设。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英文简称GSMA)日前发布了《中国移动经济发展报告2020》,预计到2025年,5G网络建设将累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万亿元。国家电网也表示将在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在调结构优化布局方面更加突出主责主业。地方层面,各地重点建设项目陆续发布,据广发证券测算,目前 “新基建”在基建整体占比约在15%左右,比例较去年显著上升。预计未来国资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将与“十四五”规划紧密结合,围绕“新基建”领域投资将进一步扩大。此外,2020年将加大低效无效资产的出清和处置力度,使国有资本用于更有效的领域。

2、发挥“两类公司”重要作用,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到“管资本”,反映出伴随着国有企业资产规模、运作形态、证券化水平等方面的变化,我国国企监管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对于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股权多元化等新趋势,“管资本”成为完善国资监管的必然选择。

完善国资监管体系,需要发挥两类公司的重要作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均为在国家授权范围内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公司,以资本为纽带、以产权为基础开展国有资本运作。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表示,国资委下一步一方面将继续加大对“两类公司”试点企业授权力度,另一方面将适时改组或组建新的“两类公司”。“两类公司”最大区别在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以战略管控为主,目标是通过资本投资保持对重要领域企业和产业的控制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则以财务管控为主,目标是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提高国有资本回报,通过股权运作、基金投资、培育孵化、价值管理、有序进退等方式,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两类公司”试点企业有望扩围,将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加大市场化并购上市公司力度,推动国有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深圳市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提出 “上市公司+”战略、湖南省“破零倍增计划”、湖北省五年上市倍增计划等地方规划相继出台,上市公司将成为国有企业主要组织形式和管资本的重要载体。

3、建立市场化经营和运作机制

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打破单一所有制,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根本是要以“混”促“改”,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市场化程度。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场化经营机制、职业经理人制度、竞争性业务全面推向市场等一系列提升市场化水平的改革目标。近期在法律层面又有新的配套政策呼之欲出,备受关注的《反垄断法》将迎来首次修订,竞争中性有望成为我国法律基础性理念,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新的政策工具将进入大众视野,这将大大提升我国国企改革的市场化、法治化水平。

地方改革层面,开放性、市场化联合重组加速推进,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手段,不断淡化资本的区域、层级和所有制属性,开展横向联合、纵向联合以及专业化重组,市场化债转股等举措在化解债务风险、优化社会融资结构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市场化的资产管理公司加速入场。未来在国有企业经营决策、内部公司治理等方面将加速市场化改革,“混改”将更加侧重“改机制”。

建立市场化的经营和运作机制还体现在提升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方面,充分挖掘人力资本价值,发挥科技支撑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开展了“双百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等一系列探索,通过科技创新和人才激励等举措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成为发展目标。在上海,为鼓励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出台了《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办法》,并积极开展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探索员工以科技成果出资入股。深圳市综合改革试验方案明确提出要重点推进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型企业和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类企业持股工作,允许上述企业结合实际开展先行先试,放宽有突出贡献的领军人物个人持股比例,其中对于新设立的创投类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可进一步放宽个人持股比例。未来,各地需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总结经验,不是单纯地把改革理解为扩大薪酬差距,而是从制度层面探索市场化激励机制,做到激励与约束并重,更好地发挥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作用。(经济分析师刘竹波)

► 俄罗斯沙特大打价格战,这家40岁的美国公司轰然崩塌,500亿市值灰飞烟灭

► 疫情会引爆“粮食危机”吗?三大国际组织发表联合声明→

► 多地停止口罩预约!你实现“口罩自由”了吗?

► 史上首次!个税开始多退少补,有人退税6000多元

► 油价暴跌70%!能源企业纷纷囤油!未来几年,石油或现短缺危机?

微信编辑:山晓倩

监制:蒋春林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