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的山东人:我们就算倾家荡产、砸锅卖
前一阵子,山东人拜年的方式火了,老少爷们一起磕头,叩拜长辈,场面热闹非凡,搞得很多外省小姐姐说要嫁到山东来。
实际上,礼仪之邦、孔孟之乡山东不只是拜年方式值得小姐姐倾心,它各方面实力亦不容小觑。
山东省在2019年GDP成绩单中位列第三,仅次于广东、江苏,拥有500民企数量居全国第三。
虽然总成绩略显滞后,但论起制造业实力,山东敢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
新冠疫情肆虐中华大地,湖北武汉作为疫情发源地,所受影响最重,也最需要全国人民关怀。
我大山东作为孔孟之都,深知互帮互助的重要性,所以,山东人民第一时间顶了上去。
口罩直供人民日报不久前的一篇文章公布了一组很多人此前不知道也不重视的数据,山东的口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在山东日照有一家神奇的企业,名叫三奇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它是国内口罩生产的隐形冠军,日产量能达到150万只,是工信部指定的应急物资重点储备生产企业。
之前,三奇的产品主要用于出口。疫情爆发后,三奇8小时内恢复生产,人手不够就募集附近群众、学生来帮助生产,甚至已经离职的老员工也主动回厂支援生产,生产出的口罩全部支援灾区。
同时,山东境内其余25家口罩生产企业,全面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转,每天能向湖北输送的口罩高达100多万只,极大地缓解了疫情重灾区口罩缺乏的压力。
生产口罩,没有原料怎么行?
别担心,山东还有多家原料生产企业,诸如山东道恩、鲁清石化等,他们提供的原料保证了口罩居高不下的产量。
医疗物资直供山东淄博是一个传统的重工业城市,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重工业城市,却拥有一家以生产健康防护手套及心脏介入器械为主要业务的医疗制品企业——蓝帆医疗。
该公司生产的产品畅销5大洲110多个国家,尤其是PVC防护手套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如今仅他们一家公司就能每天向疫区提供400万只手套。
除此之外,山东还是防护服、护目镜等灾情严重地区急需医疗物资的输出地。
截止到2月3日,山东已经向湖北输送700多万只各类口罩,超过14万套防护服,6万多个隔离眼罩。
李克强总理曾说过:“2万只护目镜马上送到。”当晚,这两万只护目镜就是从青岛平度空运到武汉的。
建筑物资直供山东聊城有一个叫“冠州集团”的企业,该企业在疫情来临时仅用三天就生产了1500吨镀锌钢板火速送往武汉。
另一家山东企业,潍坊中鼎集成房屋有限公司火速恢复生产后向火神山医院运送了800多套活动板房。
此外,山东为抗击疫情还向疫区输送了大量的医用酒精、84消毒液。
除夕当天,山东国美酒业驰援武汉13吨酒精
蔬菜要吃饱1月28日,山东寿光菜农打着手电连夜采摘350吨蔬菜捐给武汉。
继捐赠350吨蔬菜后,山东再捐2000余吨蔬菜水果给武汉,菏泽定陶黄店镇村民们发话:“缺多少!你说,只要说了,我就给!”
中国地利集团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捐赠武汉共579吨蔬菜;潍柴集团采购200吨蔬菜捐给武汉;山东寿光将持续10到15天向武汉捐赠蔬菜,每天600吨,直到蔬菜摘完...........
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由其个人意识形态决定;一个群体的行为方式,则是由其在漫长的岁月里,代代相承下,稳定而统一的意识形态决定。
今日山东人的热情、朴实、好客便是稳定的社会基础所给予的强大底气。
山东的保守,官僚,落后经常被人所诟病,然而疫情来临时,我们山东没有半点含糊。
大哥说:“没钱可以出力”
山东人,在统一的意识形态下,用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
山东人,在稳定的社会基础下,向全国输送着一批批的建设者;
山东人,勤研好学的风气在学术圈赞誉;
山东兵,服从命令的精神在部队传唱。
如今,山东医出发了!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30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131名医护人员自带千斤医疗设备驰援武汉,青岛青医附院出发,青岛市立医院出发,青岛八院出发.............
肥沃的土地,辽阔的山海,勤劳的人民,我们曾无比接近于大道之行。
在这样的土地上,骨子里透不出精明的山东人把日子过得红火。
有钱出钱,没钱出力,湖北别担心,我们山东人就算倾家荡产、砸锅卖铁,这个忙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