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血崩,我们真的需要高刷新率屏幕吗?
「60Hz 劝退」
这应该是最近手机圈出现频率最高的话。
在一加、OPPO、小米、三星等厂商的推动下,高刷新率着实成了需求热点,体验过的朋友纷纷表示「感知太强」。
但这些感知极强的流畅性,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首先,得花更多钱;花了钱,得承受续航雪崩的风险。
不久前发布的三星 Galaxy S20 就因为 120Hz,续航雪崩。
120Hz 模式下的三星 Galaxy S20
三星 Galaxy S20 系列是高刷新率手机的代表,从 60Hz 到 120Hz 的升级,就像打翻了润滑油。
顺滑、流畅、爽,简直不像三星。
外媒拿到三款手机后,针对高刷新率进行了一次续航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在 60Hz 模式下,Galaxy S20 Ultra 可持续浏览 12 小时 23 分钟。
但如果切换到 120Hz,续航时间立马降至九个多小时,下降幅度大约两成。
同理,S20+ 由 12 小时 40 分钟降至 8 小时 30 分钟,降幅 33%;
S20 由 12 小时 12 分钟降至 7 小时 45 分钟,降幅 36%。
电池越小,感知越明显。
这些续航数据,是三星限制 2K+120Hz 的原因。
为什么呢?
费电,是有原因的
屏幕,是耗电大户。
以往的习惯告诉我们,分辨率越高、屏幕亮度越高,越耗电。
但今年,电老虎又多了一个。
开启 120Hz 模式后,屏幕每秒闪过的画面是 60Hz 的两倍。
工作量成倍增长,就要发更多的工资,屏幕的工资就是电,好理解吧?
同时,刷新率的提升,还造成了其它影响。
60Hz 到 120hz,处理器需要处理的画面信息也直接翻倍。
等同于我车开 60Km/h ,你开 120Km/h。
不成电老虎才怪了。
耗电猛,性价比却还不够
是,高刷新率带来的流畅表现是感知极强的。
但,目前高刷新率的体验还不够全面。
高刷新率屏幕进入大众视野已有一段时间,但支持的游戏并不多。
更令人难过的是,有的游戏还需要针对机型进行单独适配。
除游戏外,一些应用也不支持高刷新率。
高刷新率「用了就回不去」,对。
但现实是,遇上这些无法使用高刷新率的应用时,我不得不回去。
从高刷新率跳到 60Hz,不至于难受,但切换中偶尔会有些奇怪,是不是后台开多了?
还有视频。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视频与高刷新率完全没关联,它们对 120Hz 的利用率可能连四分之一都不到。
厂商不得不搞一个 MEMC 插帧,去让视频也更流畅一些。
有这么多问题之后,大家应该都会发自内心问一句。
我们真的需要高刷新率屏幕吗?
需要。
体验过一段时间 2K+120Hz 后,我可以完全肯定这个答案。
它感知太强了。
这是一个你放到线下市场让人玩一玩就能感受到的丝般顺滑。
不只是 OPPO、三星、小米、黑鲨、红魔,即将到来的华为 P40 系列和一加 8 系列,也都会采用高刷新率屏幕。
随着时间推移,高刷会成为旗舰标配,甚至中端标配。
至于上面提到的所有问题,目前我们看到的趋势是:高刷新率厂商正在不断解决这些难点。
先说续航。
高刷新率会费电已经是实锤,但到底多费电,以及能不能省一点,主要还是看优化。
OPPO Find X2 Pro 通过智能刷新率,自动降低某些「感知不强」场景的刷新率。
2K+120Hz ,实测也能保持一天一充。
使用过程我有做测试,最近这几天会公布测试结果。
另外,65W 闪充也是弥补续航的一个不错方法。
至于三星,三星就一个方案: 开源节流,大电池 + 省电优化。
三星 Galaxy S20 Ultra 前所未有地搭载了 5000mAh 超大电池,并通过限制 2K、120Hz 同时开启来省电。
消息称,三星正在对 Galaxy S20 系列的 2K+120Hz 显示进行优化,预计三个月内推送。
配合大电池,希望三星能一举两得。
即将到来的华为 P40 可能搭载 5500mAh 电池,配合省电算法,同样希望实现 2K+120Hz 高刷新率。
这是值得期待的。
除了续航,还有内容。
要解决内容问题,必须逐渐建立高帧率生态。
游戏厂商扩大高帧率的支持范围;
APP 应避免出现不兼容的情况;
而视频平台应提供高帧率内容,并鼓励创作。
手机厂商也可以另辟蹊径。
OPPO Find X2 就内置了一颗 MEMC 芯片,能够将 30 帧的视频,通过插帧,提升为 60 甚至 120 帧。
未来,高刷新率的体验一定是越来越好的,这是无法阻止的趋势。
所以,我们真的急需普及高刷新率。
接下来考虑手机的时候,也记得多考虑一点:「有高刷新率吗?」。
你 60Hz 劝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