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口罩背后的故事,王传福一声令下,建成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球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又获得了一个新身份——全球最大量产口罩工厂。3月12日,比亚迪对外介绍了其口罩新业务的最新情况,目前日产能可达500万只,相当于此前全国产能的1/4,并正以每天30万到50万只的速度在增加,每天5-10台左右的新口罩机器能够实现量产。
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会有一段传奇性的故事,比亚迪就是这么一个企业,从造电池起家到造汽车,这其中充满了许多广为流传的传奇故事。而最近,比亚迪又创造了一个新的传奇,那就是在抗击新冠疫情最迫切的关头,紧急转产生产口罩,并且一跃而成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商。
从毫无口罩制造经验到全球量产巨头,这一切要追溯到一条微信消息。“疫情当前,口罩资源非常紧缺。作为强大制造业代表,出于社会责任,比亚迪必须快速把口罩生产出来!” 1月31日00:27,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企业高管群强调称,并承诺对在两周内完成口罩制造的事业部予以总裁奖激励。
比亚迪成立了口罩研产专项小组,王传福亲自挂帅,并取消全部海外出差行程,提前回国和大家一起研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王传福集合公司具有生产制造、加工、设计能力的所有事业部,带领着12个事业部的总经理,以及3000多名技术工程师开始制造口罩。
从这一刻起,整个比亚迪动了起来,造口罩最主要的瓶颈在于缺乏生产口罩的设备,按照正常的周期,如果采购设备的话最快要40天才能拿到生产设备,比亚迪等不起,整个社会也等不起。公司当机立断,既然市场上买不到设备,那就自己造设备,此时比亚迪强大的模具、设备开发制造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比亚迪20多年前的创业场景重现,三天出具400多张图纸,齿轮买不到,直接采用线切割机不计成本地制作,滚子买不到,调用电池产线、汽车产线的设备来加工,口罩设备的1300多个零部件,90%是比亚迪自制。
在前期,每一天从下午4:30到凌晨3:00的时间,王传福基本都是在口罩工厂和工程师一起调设备。历时7天,比亚迪第一台自研口罩生产设备正式诞生。此外,比亚迪还用8天完成了医用级免洗手消毒凝胶的产品研发和量产。
随后,比亚迪又从新能源车、轨道交通、电子、电池产业调集了3000多名技术精英参与调试,2月17日,比亚迪援产口罩正式下线,随后越来越多产线运转起来,不到1个月时间已增至100多条生产线,实现日产量500万只,一跃而成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商。
从一个从造电池起家,主要涉足汽车、新能源、IT三大产业的企业,能在国家社会有危难的时候发挥制造业优势,进入一个从未涉足过的新领域,并迅速成为全球N0.1,一百多年前晚清进步人士所倡导的“实业兴国”终于实现了。
日产500万只口罩,这已经达到了1月底全国口罩产能四分之一,你是不是觉得比亚迪的这波操作很“疯狂”呢?还有更疯狂的,那就是比亚迪现在不但在“疯狂”生产口罩,而且还在大批量生产口罩制造设备,每天的产能为5-10套设备,也就是说比亚迪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口罩紧缺的问题。
不过,口罩供不应求的现状一时仍难以改变。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表示,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和生活秩序逐步恢复,除N95以外的普通口罩需求也会迅速增长,供需矛盾会有所增加。据华创证券分析,中国二、三产就业人口约5.3亿人,如每人每天一只,全部复工后一天就需要5.3亿只口罩;极端情况下,仅二产+医疗工作人员+交通运输业复工复产,每天也需2.38亿只口罩。
如今,国内疫情已经缓和许多,口罩不再十分稀缺了,但依然供应紧张。再看看国外,防疫压力异常严峻,口罩已经成了许多国家的稀缺物。这个时候比亚迪不但能自产口罩,还能自产口罩生产设备;不但能向国内供应口罩,还能对外出口口罩生产设备,希望国内能多一些这样的企业,那样我们国家在任何领域都不会再受制于人。#比亚迪造口罩的背后——王传福一声令下,建成全球最大口罩生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