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微信、苹果和钉钉,各自占山为王,交手时谁最

有互联网的地方,就有江湖



社交江湖的烽火从来就没有断过,可多少英雄豪杰都在微信的脚下成了英烈,化为齑粉,被历史的小风吹得灰飞烟灭。微信太“宏大”了,什么都不用多说,它宏大到它的存在不仅是占据了你手机的10G空间,它还装下了10亿中国人的日常。所谓,撼山易,撼微信难,实至名归。



苹果呢,库克的光环虽然赶不上乔布斯的闪亮,但毕竟沾上了仙气儿,这个老实人确实也尽力了。2018年华为首次反超苹果,尽管在美国市场缺席,但华为依旧是全球第二大手机供应商。有人说华为反超苹果是川普给打的广告,坏事变了好事儿。这话只能听三分,毕竟科技产品拼的还是科技。但“果粉”实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爱疯”而来,脾气大,有钱,性情刚烈,遍布全球,实在也是不容小觑的力量。苹果在智能手机领域的话语权在那摆着,无法忽视。



钉钉呢,在办公领域是巨无霸式的存在。曾用名“来往”,是阿里系阻击腾讯的一款产品,诞生之初其功能与微信差不多,马云大侠也赤膊上阵,大力追捧。可惜没成功登上C位。后来藉此失败,才让阿里系雾里看花,拨云见日找到了“办公领域”这个市场真空地带,悄没声儿地迅速占领了办公社交市场,把宝座上的腾讯差点震下来。


阿里系(钉钉)VS腾讯系(微信)


这次疫情让钉钉这款线上办公软件火了起来,当仁不让地让人将它理解为一款未来移动办公的必需品。


经过各年龄段国民(上至白发苍苍,下至开裤裆)的亲身使用,最终用令人瞠目结舌的市场占有率和同样令人瞠目结舌的0评分,交出了这样一份充满悖论意味儿的答卷。



钉钉不仅赚足了国内的眼球,顺带手把东瀛也收入了囊中,实在是打草搂兔子,拉屎扒地瓜。3月10日,钉钉高并发,过多的在线用户终于让它“崩了”(偷着乐吧)。



看图说话:苦笑的表情包,毕竟不是真哭,大部分情况下这个表情可以被理解为更为开心的笑,或是顾及他人感受,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笑。


这就引起了社交老大微信的极度不适,面对用户数量激增的机会,微信从来就没有迟到过,一场血雨腥风不可避免地到来。


腾讯系健康码


甚至于一个“健康码”都争得面红耳赤,隔着屏幕都能被硝烟味儿呛出眼泪。


阿里系健康码


腾讯与阿里之间的竞争时常是焦灼的,因为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事物。单从竞争上说,真的是各有输赢,但话说回来,倒是谁也没有怂过。


就像阿里巴巴的电商一样,腾讯也无法将电商的业务发挥到极致,而同样,阿里巴巴也无法将社交发展到极致。


苹果VS微信


苹果近日放了大招,对App Store的审核指南进行了更新,要求在4月30日之前,所有应用都必须切换到以iOS 13 SDK或iPADOS 13 SDK来进行开发,以实现对暗黑模式、ARKit3、iPad多任务窗口等新功能的支持。



说简单点就是,大家都有晚上在被窝里看手机的经历吧?眼睛被屏幕刺得生疼?暗黑模式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可是面对苹果这样的人性化更新,微信的反应更像是在教育苹果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用户的夜晚太过珍贵,我们不忍心占用。因此,不会对微信进行“暗黑色”特性的转变。



苹果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微信会不会真的掉队开始让一大众“果粉”担忧,如果商店对微信下架,可能真的要换手机了,毕竟两害相权取其轻嘛。


这种角力让安卓的吃瓜群众大快朵颐,两个巨人相扑,是一种既陌生又诱人的项目。



可惜并没有持续多久,微信官方发文称:


为了优化用户体验,微信与苹果达成合作,共同探索微信在IOS上的暗黑模式体验,目前该功能正在开发中,有望在下个新版本进行上线。


有网友说:这次微信是真的怂了。只不过怂的对象并不是苹果。


钉钉VS钉钉


钉钉,它最大的敌人并非来自于同行,而是钉钉自己。谁也不曾想到自己会变成一种戏剧化的存在,经过一个月的推广,它已经成功地在商店评分上陨落,甚至在某一刻有人看到它变成了零分。听说,1分就可以被下架了。


在与低龄用户的切磋中,钉钉一边苦苦告饶,一边漂亮地危机公关。一般情况下,被“黑”的同时又无法摆脱的典型环境一旦搭建,将会持续N年。如同小时候,你被同学起的外号。



钉钉,虽然出力不讨好,但是效果很实惠,安装量达到11亿次,江山已成。面对铺天盖地的戏谑,就如同面对一群青春期的孩子,天天吵着闹着说家长的不是,可最后还是觉得家里的菜最香。毕竟青春期会过去,孩子们总要长大。


有时候危机公关比正向宣传,效果更好。但如同烹制河豚,弄好了一次两次是美味,久来久去地天天吃也不是个事儿,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负评说到底不是长久之计,毕竟有毒,容易被对手借之翻盘。


只有一个上帝


微信、苹果和钉钉,本来各自占山为王,却还是彼此相爱相杀,摩擦不断。虽然算不上同根生,但都处在互联网时代这个大的生态里面,普遍联系着。


金庸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

你的马死了,我还活着。可我活着,有谁牵挂我呢?如果我死了,我看连一匹马都不如,谁会为我掉一滴眼泪。


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没有能独善其身的,属于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的生态圈。相亲相爱有之,动起手来的时候也不含糊,各有各的脾气。



可说到底,有些事不能做绝,如同苹果虽然放狠话,但真的不怕丧失微信世界这个庞大的市场吗?不是认怂,而是妥协,不为对手,为了用户。


江湖不易,要一直“生猛”下去,才能生存。可这份“生猛”并非是与对手间“有你无我,有我没你”的血腥厮杀,而是要“生猛”地不断提升技术和服务质量,才能一骑绝尘。


毕竟,所有企业的上帝只有一个,那就是消费者。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