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面料22秒变成衣,日产80万件,人类要失业了吗?

近年来,服装制造业的“智造”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通过工业机器人的运用实现全自动化制衣流程,提高服装的制造效率。


实际上,制衣业并不容易实现这种全自动化。像柔软的面料处理,不对称的、折叠的等不规则操作,对于机器人来说是非常棘手的工作。



好在,一家名叫 SoftWear Automation 的美国公司研发了一款出了能处理柔软布料的自动缝纫机器Sewbot。


22秒内生产一件T恤衫


据阿迪达斯的生产商介绍,这款机器人不需要人力干预,全程自动化便能生产出T恤。


他们安装的21条全自动生产线,当系统全力运行时,Sewbot机器人的生产效率高达22秒一件,这意味着他们能够为阿迪达斯每日生产80万件T恤衫……简直让人类望尘莫及啊。



▼ 感受一下它的速度



他们在工作台上布置了很多滚轮,通过控制滚轮的转动方向,来达到快速而平稳的传输布料的效果。


另外,这种自动缝纫机器人的创新之处,是把针头移到布料上,而不是把布料移到针头上。

这一创新解决了服装缝纫中最难解决的张力平衡问题。

通过机器人的视觉和实时分析,SoftWear 可以比人眼更精准地观察织物,并追踪精准到最大为半毫米误差的缝纫针位置。


还在有的系统上装上了四轴机械臂和真空吸盘,这样也可以将布料平整的抓起放到需要的位置。


考虑到织物折叠、线头缺陷、边角不规则等,机器人必须有成熟的算法。而且,成像系统速度要非常快。

因为一个操作女工在一分钟可以完成5000次缝针,这留给照相机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团队还给Sewbot机器人配备了高精度的图像识别系统,每秒可以捕捉1000多帧图像,然后通过算法侦测分析每一帧图像,精准的找到布料上走线的位置。


SoftWear还开发了机器人操纵器,它可以模拟缝纫机操作者工作。


操作者会用手指处理织物,这些操作器是用精准线性致动器控制的,可以引导布料精准穿过缝纫机,精准度达到亚毫米等级,防止材料扭曲。


目前,纺织服装行业的自动化往往都具有很高的针对性,它们只能让某个特定的流程实现自动化,主要涉及激光切割织物或自动缝纫机中一些非常简单的任务。

现在,Sewbot机器人独到的设计能够让它独立完成抓住布料进行缝纫,或利用其它材料在布料表面缝制图案等制作操作。据说Sewbots机器人早已实现商品化,达到了每年独立生产3000万件产品的能力。



来源 : 纺织面料平台|猎云网|网络

图片:SoftWear|IEGSD|网络

编辑整理:众衣联UGA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