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造假APP半年吸金800万!应援棒5天卖出150万!
在疯狂的粉丝眼里,
追星堪比一场盛大和漫长的暗恋, 很走心、很唯美!
殊不知,在这个过程中, 感动的从来都只有自己。
她们喜欢的“爱豆”,自始至终都不大可能记住甚至知道她们的姓名。
至于那些靠着明星赚钱的人,更是将她们当成了 “行走的提款机”……
(一)
6月10日,据媒体报道,曾助蔡徐坤制造一亿微博转发量的幕后推手“星缘”APP被查封。
该APP于2018年7月上线,一共只有四位员工做日常维护。
而它主营业务也非常的简单,就是向充值的粉丝提供微博账号绑定多个小号功能,这样大小号可实现转发内容相同,转发数量翻倍。
至于主犯蔡某,今年只有23岁。
起初他制作这个APP是为了给喜欢的“爱豆”应援。
可做着做着,蔡某发现主动找上门来想使用自己APP的各路粉丝越来越多。
这让他动了赚钱的心思,并开始在APP上实行会员收费制。
结果,这一决定在半年里就给他带来了高达800多万的收入!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一个APP能赚这么多钱?
众所周知,娱乐圈就是一个名利场。
尤其是在微博这样的开放平台上,每条动态的评论和转载数据,可谓是各方见证明星实力的最直接方式。
因此,大热明星的粉丝,统统都会给“爱豆”设有数据组。
加入该组的粉丝,主要任务就是舆论声援自家偶像,疯狂“抡博”。
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的。粉丝实在忙不过来,自然想到“作弊”。
这时候,各路流量造假的渠道出现了。
在“星缘”APP出现前,粉丝往往通过帮人刷流量、转发评论来获利的公司来实现自己的诉求。
据上游新闻此前的报道,有公司开出的转发、点赞一条微博的价格分别为:普通账号1元一条,微博会员的转发费用为3元一条,有一定粉丝的达人账号为8元一条。
而“星缘”APP的出现,无疑给做数据的粉丝多了一个选择。
更重要的是,该APP除了不断加入的新顾客外,
老顾客也需不断充值,因为微博会查封不断刷量的小号,老顾客只能花钱再绑定新小号。
因此“星缘”根本不愁没生意!
可这毕竟是犯法的行为,这不,蔡某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已被丰台检察院批捕。
(二)
在疯狂粉丝身上,
比起普通商人更多的只能用见不得光的方式吸金,偶像经纪公司真的算是光明正大地“躺着赚钱”了。
2019年4月6日,在某选秀节目上脱颖而出的9人,正式组成了UNINE组合。
虽然这个团刚成立,可带货能力一点也不比当红明星逊色。
比如,一个被UNINE官方定价高达259元的应援棒,却从5月18日正式预售到5月22日预售结束,卖出了近6000个,收入近150万元。
而这个应援棒呢,说白了就和荧光棒差不多。
用途是让粉丝在观看演唱会的时候或者举行集体活动时,能够靠挥舞它组成好看的“极光海”效果。
事实上,应援棒只是众多周边产品中的一员而已。
台历、笔记本、应援毛巾、人形立牌、人形玩偶、印有个人照片的T恤……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不出的周边。”对于经纪公司来说,这逐渐成了明星人气变现的一个渠道。
而对于疯狂粉丝来说,这些周边商品是什么不重要,有没有实际用途也不重要,质量也不重要。
只要它和“爱豆”有关,只要自己能承担得起,那就一个字:买!
想想,你还能找到比这还容易赚钱的销售门路么。
在别的商品交易中,商家竭尽全力的摸索、讨好着消费者的喜好。
可一旦和明星沾上了边,甭管你出来的是啥,只要她们认为有利于自己“爱豆”的,便心甘情愿的掏腰包。
(图片来源:图虫)
与此同时,这么好的赚钱渠道,各行各业的精明商家又怎能放过?
于是,除了请明星当代言人外,明星带货也逐渐成了非常普遍的现象。
虽然粉丝明白,这不过商家出钱要求明星穿戴自家产品的结果,并不代表明星真正的喜好。
可为了帮助自家偶像讨好金主,她们依旧对同款照收不误。
5月17日,天猫联合阿里数据对外发布了《明星带货力排行榜》。榜单显示,2018年在天猫搜索“明星同款”的人次已经接近1亿,其中“女友粉”成了最舍得花钱的追星族。
(三)
那么在如此疯狂的粉丝经济中,身为掏钱的一方,究竟得花多少钱?
这自然因人而异,有能力就会多花一点,能力差的有少花点。
但在一些对粉丝的采访报道中,我们仍可以看出追星有多烧钱。
据封面新闻2018年7月的一篇报道,在成都做着普通白领工作的85后姑娘,是一名疯狂的追星族。在这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面,为了支持自己所喜欢的明星,前前后后花费了30万。
毫无疑问,大部分粉丝并没有这样的经济实力,但她们花的同样不算少。
豆瓣上有一个名为“来说说你追星几年了?估计一下大概花了多少钱?”的提问。
结果在众人回答中,你会发现只要混饭圈的,每年砸出去的钱基本都是以万为单位的。
这些钱从哪里来?
的确,有的粉丝是靠自己辛苦工作赚来的。
可在追星族中,最多的当属还在上学的青少年。
想都不用想,她们花在偶像周边的,其实是未经父母同意的血汗钱。
但那又怎样,各路商家还不是照“割”不误!
(图片来源:图虫)
其实对于追星,著名主持人撒贝宁早就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追星其实你是在追自己,你其实是在为自己设计着一个你理想中生活中的人设状态,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其实最终追来追去,追的是自己的影子。”
不过,撒贝宁依旧没有告诉你的是,通过追星来追求理想人设状态,钱是花了不少,但大概率是在做无用功。
对比起来,用这些钱来给自己充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其实才更有利于实现理想生活!
来源:21财经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