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滴滴调价新政策,肥了自己!最后却让消费者与

现在大家出行的话网约车大概是最重要的方式了,相比于私家车成本高、公交车出行慢、出租车乱载客来说,网约车凭借其出行成本低、速度快,一出现就“俘获”了消费者的“芳心”。而在网约车领域,滴滴绝对是行业霸主的地位,在很多朋友的心中,网约车与滴滴是划等号的,最近滴滴又上线了新规定,出台价格调整方案,并且率先是在北京开始实施,那么其效果怎么样呢?

滴滴调价新政策,肥了自己!最后却让消费者与

滴滴新的调价方案的效果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肥了平台,苦了车主与乘客。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先来看一下滴滴在北京地区试行的调价方案,以快车为例,除了普通时段外起步价均上涨了一元外,滴滴还依据划分的打车时间进行了里程费与时长费的改革,早高峰时段里程费每公里上涨0.2元,时长费不变;普通时段里程费每公里下调0.15元,时长费每公里下调0.1元;晚高峰时段里程费每公里下调0.1元,时长费不变;夜间到凌晨,里程费每公里上涨0.55元,时长费每公里下调0.2元。

滴滴调价新政策,肥了自己!最后却让消费者与

这样看来滴滴平台的确能够弥补巨额的亏损,毕竟收费高了赚的也就多了,但是为什么滴滴车主与乘客都会不满意呢?对于滴滴车主来说,主要是平台抽成比例太高了,一单扣除的手续费太高了,而且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还非常容易堵车,这样一来无形中又增加了出车的成本,久而久之滴滴车主的出车性就大大降低了。对于乘客来说显而易见的,多收的费用最后肯定是要消费者买单,拿具体的实例来说吧,起步价以及里程费提高之后,短距离1-3公里打滴滴花费的钱比出租车还高,中距离算起来成本也是比打滴滴更高。因此也有消费者说,本来大家打滴滴就是为了解决出租车收费高的问题,现在到好,转来转去又回到原点了,还是要打出租车。

滴滴调价新政策,肥了自己!最后却让消费者与

其实滴滴这次的涨价风波也是情有可原,毕竟最赚钱的顺风车业务下线之后,滴滴的利润就持续走低,甚至已经到了亏损的地步了,所以说要么上线顺风车业务,要么继续执行调价方案,只能二选一。那么大家觉得滴滴走出困境的方法是涨价还是重启顺风车业务呢?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