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刘海?水滴?挖孔?为了“全面屏”,厂商的脑

屏幕作为手机的窗户,我们每天第一眼睁开会看它,睡觉前最后一眼也会看它。通过屏幕,我们能看到世界上各个角落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对于每天用户接触最多的屏幕,在形态这一块,厂商们为了让消费者不产生审美疲劳,这些年也是“脑洞大开”,各具特色。

经典的16:9比例屏幕

最开始的屏幕比例,大家都几乎一样,为16:9。这个屏幕比例应该是从功能机就开始。这样做的好处,第一,能最大程度的显示手机画面,二来,对于各种传感器和前置摄像头,也能一一容纳。后来随着人们的需求,5.5英寸以上的大屏手机也逐渐普及,不过屏幕面积大了,但是屏幕比例没变,仍然是16:9。


刘海?水滴?挖孔?为了“全面屏”,厂商的脑

一部16:9屏幕比例的手机


16:9的比例虽然经典,但是人类都是新鲜感的动物,每次新机的屏幕比例都是16:9,就算性能再怎么升级,功能再怎么丰富,外观颜色再怎么好看,人们还是觉得有审美疲劳。这个时候,小米MIX一代发布了。


刘海?水滴?挖孔?为了“全面屏”,厂商的脑

小米MIX


全面屏,开启

如果说苹果手机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三星开启了大屏安卓智能手机时代,那么小米则是开启了全面屏手机时代,虽然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全面屏”手机是夏普发布的Aquos Crystal,但小米MIX则是真正的把“全面屏”这个概念发扬光大,让大众了解。


刘海?水滴?挖孔?为了“全面屏”,厂商的脑

Aquos Crystal


不过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应该是正面全是屏,只是当时的技术有限,小米MIX也只是将听筒改为了屏幕发声,将一众传感器埋到屏幕里面,将前置摄像头移到屏幕下方,然后将屏幕比例变为18:9,并不是真正的全面屏手机。即便如此,小米MIX还是让人叹为观止,让世人重新认识了小米。

对于其他厂商来说,小米MIX的做法过于舍本逐末,秀肌肉可以,但是真正投入到市场,销量肯定一般,不过厂商们也看到了消费者对于全面屏手机的新鲜期待感,于是厂商们也不约而同的玩起了文字游戏,只要是18:9的屏幕比例,就是“全面屏”手机。


刘海?水滴?挖孔?为了“全面屏”,厂商的脑

厂商们当时的“文字游戏”


最初的“全面屏”—18:9的屏幕比例

根据厂商们的文字游戏,只要是18:9屏幕比例的手机,就可以叫做“全面屏”手机。实际上,18:9的屏幕比例只是在16:9的屏幕比例上,将屏幕上下两边延长,使屏幕比例达到18:9就可以。对于厂商来说,这种做法既迎合了消费者对于“全面屏”手机的渴望,成本几乎没有增加,并且前置摄像头等功能也得到了保留。


刘海?水滴?挖孔?为了“全面屏”,厂商的脑

18:9屏幕比例的手机,实际上只是上下两边拉长而已


但是厂商们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也遭到了著名“毒舌”—罗永浩老罗的讽刺。在当年一众18:9屏幕比例的“全面屏”手机发布后,老罗也不得以跟风推出了18:9屏幕比例的坚果Pro 2,但是老罗也自嘲,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其实这种手机并不是真正的全面屏手机,所以老罗也在全面屏前面加了一个单词“almost”,“几乎是全面屏”,用来讽刺当时的厂商们。


刘海?水滴?挖孔?为了“全面屏”,厂商的脑

可惜老罗不在手机圈后,手机圈似乎安静了许多


最丑“全面屏”——刘海屏

随着一众18:9屏幕比例的手机发布后,厂商们也知道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不是长久之计,这个时候,iPhone X的发布,刘海屏的出现,无疑让国产厂商看到了“曙光”。


刘海?水滴?挖孔?为了“全面屏”,厂商的脑

iPhone X


简单来说,刘海屏就是把屏幕上下两边彻底延伸到屏幕顶尾两端,然后在屏幕上方正中间留一块面积,里面放各类传感器和前置摄像头,这种屏幕形态因为酷似刘海发型,所以也被称为“刘海屏”。刘海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屏占比,但是相对于之前18:9比例的屏幕,大大破坏了屏幕一体性,所以也被无数人吐槽为“最丑”全面屏。


刘海?水滴?挖孔?为了“全面屏”,厂商的脑

国产安卓手机东施效颦的“刘海屏”


更为关键的是,iPhone X做刘海屏是情有可原,因为iPhone X首次取消了指纹解锁,换上了安全等级更高的Face ID,也就是人脸解锁。iPhone X通过红外镜头,泛光感应元件和点阵投影器这一套的传感器,会立体多维的识别解锁者的脸,如果是闭眼解锁,照片解锁甚至蜡像解锁,都不会通过。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传感器,自然刘海屏的面积也会比较大。


刘海?水滴?挖孔?为了“全面屏”,厂商的脑


但是国产厂商却只是为了全面屏效果而模仿着iPhone X出了刘海屏手机,但最关键的人脸识别却仅仅依靠前置摄像头做简单的识别。大量的实验证明,国产手机当时的人脸识别,用照片也能解锁,安全性大大降低。虽然在后期,国产手机厂商们优化了人脸识别方案,降低了照片解锁的概率,并且也在人脸解锁的地方注明了人脸解锁安全性低于指纹解锁,不过人们还是非常反感刘海屏。

真正全面屏——升降全面屏?

就在大家纷纷吐槽刘海全面屏时,vivo出其不意,公布了升降全面屏的方案,并将这一方案搭载到当时的最新旗舰——vivo NEX上。


刘海?水滴?挖孔?为了“全面屏”,厂商的脑


升降全面屏主要解决了前置摄像头,这个阻碍真全面屏“钉子户”的摆放问题。而实现的方案就是将前置摄像头放入手机顶部中框左侧里,再专门用升降机械结构进行驱动,当用户需要前置摄像头时,摄像头就会升起,不使用时,就会降回去。


刘海?水滴?挖孔?为了“全面屏”,厂商的脑


解决了前置摄像头摆放问题后,手机屏幕第一次实现了正面全是屏的设想,升降全面屏也让手机正面颜值一下子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升降摄像头的方案并非十全十美,首先升降机械机构到底是一种机械结构,用了一段时间后,肯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磨损,所以后面有的手机使用了升降全面屏方案,都会声明,升降次数为5万次或者10万次。

其次,升降全面屏也占据了手机内部大量的空间,如果使用升降全面屏方案,务必会阉割其他功能配置,并且增加手机重量。加之5G时代的到来,5G手机内部元件数量比4G手机内部只多不少,再用升降全面屏方案,只会“过大于功”,阉割的功能配置越多,厂商也没有足够的卖点来宣传自家新机。所以随着未来一大波5G新机的上市,升降全面屏方案也会越来越少的出现。


刘海?水滴?挖孔?为了“全面屏”,厂商的脑

如果是4G手机内部空间“寸土寸金”,那么5G手机内部空间就是“寸土寸钻石”了


两全其美的全面屏—水滴屏和挖孔屏

升降全面屏因为妥协性,注定只是过渡方案,如何做到没刘海屏这么丑,但是前置摄像头也要尽可能的保留,在这个时候,水滴屏方案出现了。水滴屏方案将屏幕上方的传感器全部放在了屏幕内侧,将听筒做细,然后放在屏幕最上方。最后为了降低屏幕上方只有前置摄像头的违和感,厂商特意将前置摄像头周围做成水滴状,这也是水滴屏名字的由来。


刘海?水滴?挖孔?为了“全面屏”,厂商的脑


但是水滴屏的前置摄像头还是在屏幕正中间,用户的注意力很多时候还是会放在这颗前置摄像头上,为了进一步转移用户的注意力,厂商们又推出了挖孔屏方案。挖孔屏在水滴屏的基础上,把前置摄像头移到屏幕上方最左侧或者最右侧,并且在屏幕上专门打个孔,用来放置前置摄像头,挖孔屏的名字由此而来。

目前来看,由于将前置摄像头移到了屏幕上方边缘,加上前置摄像头挖的孔也是越来越小,所以用户在平常使用时,几乎不会注意到前置摄像头的存在。而挖孔屏不仅保留了前置摄像头的功能,也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手机内部空间的充裕,让厂商们可以增加其他功能,并且手机重量也不会增加。相信在屏下摄像头到来之前,挖孔屏方案应该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刘海?水滴?挖孔?为了“全面屏”,厂商的脑


为了极致的屏幕使用体验,这些年手机厂商们也是绞尽脑汁,推出了各种方案的屏幕形态,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一样,其中有些方案确实让用户“无语”,例如刘海屏。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最后一定会研发出正面全是屏的手机,笔者也相信这一天,已经越来越近了。

大家之前用过什么屏幕形态的手机了?欢迎在下方留言,我们下期见!

文|智能怪兽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