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苏格兰独立,也无人能够取代英国的常任
如果苏格兰独立了,英国还能保住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吗?首先可以肯定的说,即便是苏格兰独立,也不会影响到英国在安理会的席位。原因有两个。一,英国是联合国的创立者之一(原始股东),其在安理会的席位是“法定”的,只要联合国不解散,任何人(联合国成员)无权将其剔除。二,英格兰是英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主体继承国,也是英国在安理会席位的“法定继承者”。正如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其安理会席位一样,英格兰仍然会是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当然“拥有者”。
从对国际热点事件的评论和争论中,明显能够感觉到有部分吃瓜群众误读了联合国的性质。往往会问:“联合国干什么去了?”仿佛将联合国当成了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的“国家”了!其实,联合国只是一个自愿加入的国际组织而已!它没一寸土地,没有一个公民。直白的说,它甚至算不上“皮包公司”,而只是个“提包公司”而已。因为,皮包公司可以“空手套白狼”赚点利润。而提包公司只是“提着包办公”,为主权国家服务而已。
联合国正式成立日期是1945年10月24日。即便是从时间节点上也能看出,它的成立与二战有着关联性。其实,联合国就是“二战结果”的产物。它的创立思想孕育于二战,它的成立鉴于对“无序世界”这个二战原因的反思,它的机构设置具有基于“二战结果”的强制性。所以,作为联合国唯一的“权力机构”安理会,其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具有“不可挑战性”。因为,这五个国家均是当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战胜国。说白了,是它们“盖起”了联合国这座大厦。
有人曾将安理会五常比作联合国的五大原始股东,也可以说是五大老板。而英国就是五大老板之一。试问,员工有权将老板开除吗?即便是其他四个老板都“不待见”英国这个“小老板”,但从法理和常识来说,开会时也总要给它一把椅子吧!说的再直白点,即便是有人要买它的股份,它不卖的话,其他人也是“无奈”的。所以说,只要联合国这个“提包公司”不解散,即便是英格兰只剩下一个人,英格兰就仍然会是联合国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如果谁不服气的话,那就只有另建一个联合国了。
我们再分析一下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关系问题。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同时,英国也是英格兰的“泛指”。英国由四个政治主体组成,即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对于英国来说,英格兰和苏格兰是一个整体,但对于域外国家看来,特别是欧洲看来,它们却是两个国家和两个民族。它们之所以“合并”,是有典故的。英格兰的伊丽莎白一世一生没有结婚,自然也没有嫡系子孙继承王位。不过,在去世前却指定了她的侄孙詹姆斯为王位继承人。而这个詹姆斯还同时是苏格兰的国王。所以,在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驾崩后就出现了英格兰和苏格兰拥有一个国王的特殊现象。因此,苏格兰称其为詹姆斯六世,而英格兰称之为詹姆斯一世。至1707年时,“联合法案”确定了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共主联邦”关系。
从人口和国土面积来说,英格兰的人口最多,面积最大。英格兰的人口规模是5569万(2018年底的数据),苏格兰是542万,威尔士308万,北爱尔兰168万。从国土面积来说,英国的国土总面积是24.36万平方公里,其中英格兰是13万平方公里,苏格兰是7.7万平方公里。从占比来说,苏格兰的面积占到英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占比接近十分之一。因此,如果苏格兰独立的话,肯定会对英国完整性具有较大的影响。不过,经济上的影响却不大。因为,在“购买力”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活动中,人口规模的作用远远超过国土面积。印度就是个例子,人们之所以看好印度经济的未来,主要是因为印度的人口基数。显然,英格兰的经济本来就比苏格兰强许多。
从民族性和国家性来分析,苏格兰确实存在着独立的可能。不过,这却与英国脱欧没有必然的关联性。在英国脱欧和留欧争议的那段关键时期,很多人都将英国脱欧与苏格兰的独立联系在了一起。仿佛英国不脱欧苏格兰就不会闹独立似的。其实,早在没有脱欧议程的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就已经举行过“独立公投”了!只是由于有55%的苏格兰人不愿脱离英国才不了了之的。所以说,即使英国不脱欧,谁也不能保证苏格兰就不会再闹独立。同理,即便是英国脱欧后,苏格兰也未必就能在短期内实现独立。一来独立公投未必能通过,二来其公投的“法理性”欠缺。从某种程度来说,有一定比例的苏格兰人已经习惯于目前的存在方式,并不愿意独立。实际上,苏格兰有独立的议会,它们的政治权力一直是得到保证的。福利上也一直在享受着英格兰的照顾。如果独立的话,也未必就是最“惠民”的选择。再者,真正推动苏格兰独立的只是苏格兰民族党,而如果下次大选中民族党败选的话,独立的议题又将会被搁置。而从公投的“法理性”来说,在2014年的那次公投失败后,英国政府曾和苏格兰达成过“短时期内不再谋求独立议题”的“共识”,而“英国脱欧”并不能成为推翻共识的“法理性”借口。所以,英国政府同样有不接受独立公投结果的权力。
在英国脱欧和苏格兰独立这两个议题上,有两个奇怪的现象颇“耐人寻味”。(一),英国大多数民众希望英国脱欧,而域外国家的吃瓜群众却诟病英国民众的选择。(二),域外国家的吃瓜群众似乎很在意英国的统一,而英格兰民众却不是很在意苏格兰留在英国。其实,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差”,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不同,对生活方式的追求不同”。域外的吃瓜群众认为,一旦英国脱欧必将引发苏格兰独立,那样的话,大英帝国就不完整了!如果脱欧,英国的经济可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而英国民众则认为“那又如何?”他们甚至认为,苏格兰本来就不属于英国,走了苏格兰也并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再者,他们认为,英国脱欧反而更有利于英国的经济自主和金融中心地位的稳固。事实证明,英国脱欧对欧盟的伤害更大,而不是英国。因受脱欧影响,在2019年,德国对英国的贸易额减少了25亿欧元。而域外的吃瓜群众则认为英格兰人是“鼠目寸光”,不为子孙后代着想。一旦英国分裂了,将来就会被人欺负。其实,套用一句俗语来说,那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谁也不能保证未来。再者,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随意欺负别人的时代终会一去不复返。再者,即使拥有巨大的疆土,也未必就不会被欺负。
虽然日不落帝国的名头早已不再,英国也早已交出“第一把交椅”。但不可否认的是,英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并没有随着英国的衰落而下降。相反,英国民众的生活及福利水平显然比世界第一的美国民众略高。这已经持续了至少三代人。再者,也未见谁去故意欺负英国。其实,即便是苏格兰独立,也未必就代表英国的影响力会下降。相反,如果出现重大抉择时,从国际层面来说,反而又对会多出一个力挺英国的国家。毕竟,几百年来,英格兰和苏格兰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内心”情感。比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如果有哪个国家欺负英国的话,请看这几个国家会帮谁?所以,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因为,人只有一辈子。
近些年来,关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问题,议论颇多。什么法国的席位将让给欧盟,英国已经不够格,席位将让给印度,什么安理会将增加一个常任理事国席位给印度等“传说”是不绝于耳。其实,这样的说法均不靠谱。可以非常肯定的说,只要联合国不解体,不管是德国还是日本,亦或印度,都不可能“轻而易举”的进入常任理事国序列。更别说是取缔英国或法国的资格了!可以说,没有任何人能够撼动五常的席位。所以,不管是国内原因,还是国际原因,英格兰都会牢牢的拥有联合国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除非世界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