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的特工标签
作者:广厘
|专注于有温度的历史人文故事|
柏林,在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情报机构“史塔西”档案局,有一份关于特工代码24****的档案,差一点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
这位代码24****的特工,就是德国铁娘子安哥拉·默克尔。
德国总理默克尔
01 史塔西
1978年,默克尔从莱比锡大学毕业,工作没有着落。
当时的东德,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即使是大学毕业生,也不一定有好的去处,默克尔同样为此发愁。
有一天,几个史塔西特工找到默克尔,说有人告发她是社会异己分子,开始对她进行盘查审问。
年轻的默克尔
说到史塔西,那在东德是非同一般的存在。其正式名称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安全部,是仿照苏联克格勃成立的国家情报机关和政治警察机构。
史塔西的口号是:我们无处不在。
从1950年到1989年,史塔西的毒雾渗透着整个东德。每间工厂都有史塔西派驻的官员,每座公寓楼都有一个以上的房客定期向该地区的负责人报告。超过十万条电话线路被长期监听,无数住宅被安置了窃听器,连公共厕所里都装有微型摄影机。而史塔西最重视的信息来源,则是数量庞大到令人咋舌的线民。在安全部的术语中,线民被称为“非正式雇员”,简称IM。他们秘密为史塔西服务,随时将邻居、同事乃至亲朋好友的一举一动汇报给上级。
根据东德内部统计资料,1988年IM人数达17万,其中11万是定期提供情报的积极合作者。安全部本身另有9万名全职人员,其中负责海外情报工作的不足5000。
著名的纳粹猎人西蒙·维森塔尔曾感叹,就镇压国内人民而言,史塔西比盖世太保更可怕:“盖世太保以4万军官监视国内8000万人口,而史塔西用10.2万名官员控制1700万人。
由于东德处于美苏争霸的最前沿,史塔西在世界各地散布了数以万计的情报人员,为东德和组合窃取政治、经济和科技情报。在东德内部,史塔西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告密者”网络,用以控制民众思想动态,打压反叛苗头。
史塔西总部大楼
1955年,1岁的默克尔跟随父母从联邦德国的汉堡移居东德。她的父亲是一位牧师,在狂热宣扬社会主义无神论的东德,这很容易成为监控对象。默克尔12岁那年,她的父亲被人告发,上了史塔西的黑名单,由于这件事,默克尔对史塔西一直比较反感。
突然被史塔西找上门,24岁的默克尔一度很抵触。不过她很快冷静下来,她知道抵触只会给自己带来糟糕的后果。
面对盘问,默克尔始终对个人生活守口如瓶,而且在谈话过程中始终保持思维敏捷、逻辑清晰,并表现出出色的洞察力。这一点引起了史塔西的兴趣,盘问结束时,其中一位特工询问默克尔是否愿意加入史塔西。
经过简单的思考,基于现实需要的考虑,默克尔答应了。
(当时的她不会想到,柏林墙十多年后被推倒,她还了德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理之一。)
不久,一份好工作从天儿降,她被东德科学院录用了。
02 工作
在当时东德科学院,有一位科学家很特殊,他叫罗伯特·哈弗曼。由于经常抨击东德政权,甚至将写给东德领导人埃里希·昂纳克的抗议信发表在西德媒体,他被视为不稳定因素。1976年,军事法庭判处他在位于格吕恩海德的家中无限期软禁。他的住宅一直处于史塔西的严密监视监听中。
到科学院上班后,默克尔经常去哈弗曼家请教各种学术问题,她态度诚恳又很勤快,哈弗曼很喜欢这个年轻人。他们之间的沟通,也逐渐延伸到学术和工作之外,他们会在用餐时聊一点历史和文化,或者是音乐和电影。久而久之,默克尔成了哈弗曼家的常客,甚至和哈弗曼的儿子弗罗里安成了朋友。
年轻时的默克尔
1980年4月6日16点37分,哈弗曼家对面建筑的一个窗口内,一名史塔西特工透过监视镜头记录下这样的画面:
哈弗曼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正在看一本叫做《社会的进程》的书,手边的茶几上放着一杯咖啡,他的夫人在有条不紊地收拾房间。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声音通过收音器传入特工的耳朵。
哈弗曼那个留着蘑菇头的女同事也在,她今天穿了件白色衬衣、深褐色毛衣和蓝色牛仔裤。她手里拿着几本书,悠闲地在屋子里踱步,似乎在跟哈弗曼交流着什么,眼睛不时朝屋子的角落张望几下……
晚上19点55分,默克尔离开哈弗曼的家,随后将当天的发现整理成文字,交给史塔西总部。
在科学院工作期间,默克尔提供了很多关于哈弗曼的又价值的情报,但她并未因此得到上司的信任,1984年开始,默克尔发现自己正在被秘密监视,而监视者则是她的密友兼同行。
03 曝光
1989年11月9日,长久以来作为东西方对抗最有力标志的柏林墙被推倒了,而号称像柏林墙一样坚不可摧的史塔西也即将将如鸟兽散。
然而,史塔西高层还有事要做,他们要销毁那些足以让他们走向审判台的资料。但史塔西档案库的资料太多了,有限的碎纸机完全是杯水车薪,官员们不得不亲自动手撕毁文件。幸运的是,档案销毁行动还没有持续很久,史塔西的各办公机构就被愤怒的东德人们占领。
被抢救下来的档案太多了,21.25亿页,连在一起长达201公里,涉及约600万人。那些手工撕毁的资料也被打包,足足装满16000个麻袋。如果复原这些文件,专家称至少需要400年,且每年耗资100万欧元, 2008年,复原档案文件的工作停止。
德国统一后,如何处理这些档案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一些政客担心大量的秘密被公开会引发普遍的信任危机乃至造成社会动荡,建议将档案暂时封存甚至彻底销毁。最终,来自东德民众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异议:曾经被迫害的人们有权利要求真相。
但史塔西的秘密始终吸引着猎奇者,数以万计史塔西特工的去向更是令人着迷。
1998年,德国解密机构一个叫做斯蒂凡K的年轻人解密了一批东欧磁盘,发现了包括部分史塔西特工资料的绝密情报。2005年,又一批原史塔西秘密特工档案被发现。
默克尔与普京
秘密不断被曝光在世人面前。2005年,《图片报》记者发现德国左翼联盟联邦议院议会党团主席格雷格·居希,是原史塔西的一名线人。西德意志电视台的两名记者在原东德档案局发现了特工代码24****的秘密档案,里面一张照片让他们大吃一惊。
当时,德国总理竞选处于白热化阶段,默克尔正在准备与对手施罗德的电视辩论。当西德意志电视台台长私下将此事告诉给默克尔时,默克尔表现得很冷静,她告诉台长,自己正在全力准备如何在辩论上击败施罗德,无暇顾及其他事情,但要求台长暂时不要公开那些档案。
2005年11月,默克尔顺利当选德国总理。
2008年,《瑞士周刊》曝光了那份包含酷似默克尔照片的档案。一向敢作敢说的德国媒体,选择了集体失声。
而身为德国总理的默克尔本人,始终未就此事发声。
引申:普京也是史塔西特工俄罗斯总统普京也被曝光在德国德累斯顿担任过史塔西秘密警察,他的代码是B217590。
美国历史学家道格拉斯•塞尔瓦奇(Douglas Selvage)在研究克格勃(KGB)和史塔西(Stasi)的合作关系时,在一些档案中发现了普京的身份证。
普京的史塔西证件
这张身份卡片于1986年发布,当时普京在俄罗斯占领下位于德累斯顿的克格勃特务部门工作。
史塔西档案局(BStU)表示,普京“获得了通行证,这样他就可以与史塔西合作开展克格勃(KGB)的工作”。
史塔西档案局的声明中还称:“目前的研究没有显示弗拉基米尔•普京曾为MfS工作。”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普京的这张身份卡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说:“众所周知,在苏联存在的时候,克格勃和史塔西是合作的情报机构,所以你可能不能排除交换这类身份证的可能性。”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德累斯顿的克格勃大楼被包围时,普京会说一口流利的德语,他曾亲自安抚包围大楼的人群,警告他们这里是苏联领土。
在德累斯顿的克格勃服务期间,普京被提升为史塔西的中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