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斜拉桥:耗资近70亿,只通往一个5000人
在这个世界上,有派上了大用场的桥,但也有费尽千辛万苦建成却并没有发挥出什么用场的大桥,比如之前我们有提到过的新鸭绿江大桥就是这样,好不容易建成但却因为朝方没有连通道路网,所以这座大桥一直被闲置着。今天要说的这座大桥也是这样,虽然政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来建成,但却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甚至让很多人都觉得不值得。这座桥叫做罗斯基桥,位于俄罗斯海参崴。
这是一座斜拉桥,也是目前地球上长度排在第一的斜拉桥,其跨度达到1104米,桥梁总长度则达到了3100米,桥宽则是29.5米,连接着罗斯基岛和Muravyov-Amursky半岛。既然都创造世界纪录了,自然这座桥梁的成本也非常的高,总共耗费了近70亿元人民币(10亿美元),并且施工环境极其恶劣,当地高达6米的海浪、36m/s的暴风都不算是大问题,冬季时厚度达到70厘米的冰冻层以及–31至+37°C的温差才是最影响施工的。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还是要将这座大桥修建完成,估计很多人都会觉得这座桥一定意义非常重大吧。但实际上这座桥最初只是为了一场会议的举行而建造,2012年亚洲经济合作会议当时打算在罗斯基岛上举行,但这座岛的各方面交通设施并不能满足这样的国际会议举行,人们还要坐渡轮来往。于是俄国便筹备要建造这样一座大规模的斜拉桥,让会议举行的过程中,交通能够更加的便利一些,最终耗费了近70亿元并在2012年9月正式命名启用。
而这座桥梁仅仅是通往一座人口仅有5000左右的小岛,拥有车会使用这座桥的人自然是更少了,不得不说俄方此举真豪气。可能有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概念,5000人左右不过就是我国一个城镇的大小,而俄方相当于为这么一个小城镇修建了一座世界顶级的大桥,并且多年以来都没有什么车流量,有多豪气一目了然。不过当地倒也不是没有对这座大桥反对的声音就是了。
其国内广泛批评这座桥成本过高但并没有达到实际的用处。甚至有人直接表示这座桥建成的第一年就像是一条“死路”,虽然这座桥每天能够容纳50000辆车流通,但显然岛上5000多人完全满足不了,这个岛也不是什么旅游胜地,没有多少游客会需要进岛,车流量自然是少之又少,用大材小用来形容这座桥可以说是非常的贴切了。
当然,如果我们单纯从罗斯基桥本身来评价的话,这座桥还是相当优秀的,除了是全球最长斜拉桥之外,这座桥建造的过程中也突破了很多的困难,让工期大大的缩短了。而在作用上这座桥实现了岛屿和岛屿之间最短的距离,对于交通来说确实会方便很多,只不过估计觉得得到方便的人也就只有岛民和很少一部分游客了。
从2012年后开始,这座桥的存在就显得特别的浪费,来往的车流量根本达不到预期,所以也有人称这或许是俄方基建史上最浪费的一个项目了。不过也有人认为罗斯基桥梁建成至今还不到10年,并不能就此下定论说是浪费了,未来随着发展说不定还会起到更大一些的作用,毕竟这座桥的使用寿命还是很可观的。不知道你们觉得这座桥以后是否会发挥出应该有的用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