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东客户90%以上都不是当地人,难道土豪都
中东地区国家包括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 以色列、 约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塔尔、 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
有没有发现中东那边的进出口贸易商绝大部分都不是本地人?
2010年初,我在上海展会上认识了一个中东的客户,给我的名片上面是写的公司地址是叙利亚。
之后过了半年约好来我们工厂看厂。来的时候带的他老板一共2个人,闲聊起来才知道老板是黎巴嫩的。
两个人现在常驻上海,在上海开了个贸易公司,专门从中国采购出口到叙利亚市场,聊的很愉快,叙利亚小伙长得贼帅,也非常温文尔雅。
中午吃饭的时候再三邀请,他们都谢绝了。那时候我才刚开始做外贸不是很懂,非常热心的邀请留下来吃饭,客户最后只好解释说因为他们的信仰什么东西都不能吃,就不麻烦了。
那以后,中东的客户我们就没有再刻意留吃饭了。只是稍微提议一下,只要他们谢绝我们就不会再坚持了。
看完厂后他们回去很快就下了第一个订单,合作很是顺利。就在我开心的等待后期的合作的时候,叙利亚战争爆发了,后面再也没合作了,好可惜。
之所以感到可惜,除了没订单最重要的是没办法跟帅哥继续联系了,哎……
迪拜夜景
我们有个产品在阿联酋市场卖的很好,但跟我们合作的贸易商是我们中国人,我们公司最早的老客户了。在上海有个贸易公司,但老板自己常年待在迪拜做跨国贸易。
08年之前迪拜到处在盖房子,跟国内热火朝天的房地产市场有的一拼,因为我们这个产品其中一个用途就是建筑业,所以那几年走的量很大。
我曾经跟这个常驻迪拜的上海客户聊过迪拜的情况。
迪拜临近波斯湾出口处,基于历代酋长倡导的自由贸易吸引了周边商人集聚,逐渐形成面向全球的中转贸易网络。
迪拜市常住人口中,土著阿拉伯人大概占两成,其余八成均是外国人,主要来自南亚、非洲、欧洲等地。塔尖的土著,利用和香港、新加坡一样的自由港政策,吸引了很多外来商务办事处和金融机构。
据说迪拜酋长(“明君”拉希德·本·赛义德·阿勒马克图姆在1990年去世)将赚来的财富大量无偿分配给自己的子民。本地人基本都住着国家分配的别墅,开着豪车,雇用南亚劳工灌溉草坪、种植花卉。
迪拜大街上的一栋栋楼,由一个个土著房东拥有,每年的租金非常可观。外国人来设公司,均需要当地人担保,每年要给1万迪拉姆(约1.8万人民币);一个土著最多可以担保20个公司,一年就进账20万迪拉姆。
本国人基本在政府、学校、军队、警局、海关工作,其他社会上的工作大抵由外劳承担。
做保安的、开出租车的、清洁工,大都是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人;酒店的前台、酒吧和饭店招待员,清一色是菲律宾女人。写字楼里的办公、贸易人员,大都是印度人和中国人。
比较搞笑的是我一个同事,这个同事非常不喜欢印度客户,嫌弃印度客户压价压的厉害,其实印度本地的价格还好,但印度人就是喜欢讨价还价,比我们还厉害。
还有就是印度客户喜欢使用信用证,付款方式不好,这个同事只做TT。所以被印度人折磨过几次后发誓再也不碰印度市场了,不要跟印度人打交道。
前段时间,他新开发了一个阿联酋的客户,一切都跟他预想的一样,合作很顺利,客户甚至全款都预付了。
同事在我们面前还炫耀了半天,说:“看!还是中东土豪合作起来比较爽吧?谁会费那劲跟阿三哥在那扯皮呢?”
我们银行收到阿联酋客户的付款后,通知同事需要提供付款方的公司信息和法人信息。因为那段时间美国正在制裁伊朗,怀疑伊朗通过阿联酋和沙特转账,于是所有阿联酋和沙特的收汇都查的比较严。
于是同事跟客户要他们公司法人的个人信息,因为一直跟他联系的是采购部门。
等迪拜客户把他们老板的护照信息发过来的时候,我们一看都笑了,是印度人!
哈哈,他绕了半天还是没绕过阿三哥。为这事我们笑了他几天,本来挺开心的他也郁闷的不行……
去年12月份,前后有两拨中东的客户过来看厂。一个是沙特的公司,一个是科威特的公司。
沙特的过来两个人,老板是约旦的,另一个是埃及的。科威特公司的2个人是叙利亚的……
有没有发现?中东人互相间的交流真是相当深入呀。
如果说迪拜作为国际贸易的自由港,这种情况算是非常正常的话,那为啥其他中东国家之间的人员流动也非常大,难道是因为战争让大家都习惯于到处流动了?
但总体来说还是相对欠发达的国家往稳定发达的地方流动比较多,比如阿联酋、沙特等。
而相似的语言背景可能也是促成人员频繁交流的助剂,中东大部分国家是阿拉伯语,同时英语和法语也是各国家的通用语言。
其次大概也与宗教文化有关,经济比较繁荣的例如阿联酋,沙特,科威特等等大部分都是逊尼派占主人口比较多。
作者简介:七上,天蝎女,用理智来抒写情感。贪财好“色”,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