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路边摊上的这些美食,才是重庆最具烟火气
都说生活在重庆的幸福指数很高,吃探妹觉得这一方面大概是因为在重庆吃的很开心很满足吧。
重庆人对夜宵情有独钟,尤其是路边摊,汇集五湖四海的美食,包罗万象,酸香麻辣,样样不差。最重要的是,好吃不贵,量足味美。
我们今天来好好看看,这些撑起了全重庆烟火气息的街头平价美味,到底有多受重庆人的喜爱。
小面、包子是当之无愧的街边摊美食之首,至少吃探妹这么认为。
无论春夏秋冬,清晨傍晚,你都可以随随便便的在路边看到有两三家包子小面摊。
@简图
蒸笼高高架起,每一层都酝酿着油香的小笼包,摊主有条不紊的为顾客准备着做了几年的小面或者包子,很多人都是口径相传而来。
学生应该最有感觉,开学虽然令人“愤懑”,但是,校门口的美食却呼唤着他们要快速归来。
吃到了的人,都会忍不住感叹:“就想这一口,终于吃上了!”
秒杀街头美食的头衔永远都漂浮不定,但是炒饭炒河粉却能蝉联冠军好几届。
重庆的街边炒饭、炒粉,各个摊贩的味道都能独领风骚,不相上下。
深夜,只要你踏出那道开启“吃胖命运之门”后,就应该顺其去接受扑面而来的香味洗礼。
今天你可以先安排一碗炒河粉,多海椒,再配一瓶肥宅快乐水。
豆芽,白菜丝,肉丝,青椒丝,大火烫油翻炒的瞬间就已经收买了过路的人。
炸土豆分为:小土豆和狼牙棒。虽然都是土豆,但是味道却有微妙的区别。
吃探妹记得,那个时候最喜欢的街边零食就是小土豆。炸至金黄,外焦里嫩,撒上胡椒、盐、味精、孜然、香菜葱、折耳根等等,一下子就激发出了土豆的潜在美味。
狼牙土豆,吃探妹以前最喜欢吃的是校门口那一家,口脆香辣,极其入味。
最深得吃探妹心的还属大学门口夜市里那家专卖苕皮、豆干的小摊了。
别见摊子小,食客可是等了又等才能买上它家的苕皮和豆干。
苕皮外面刚好起泡,再烤一下正好变得酥脆,里面加上泡萝卜和小葱一裹,完美!
吃探妹两步之内就能让这串苕皮阵亡,但是却让我对它思念持续发展,直至体重三位数。
烤面筋算是街边摊小吃里受欢迎的美味之一了。
面筋简单地穿上签子,在碳炉上翻滚炙烤,撒上摊主的自制调料,香味四溢。
烤面筋应该是C位出道,最令人“敬畏”的选手。吃过的都懂——因为大家为了避免酱汁滴在衣服和鞋子,所以大家都是弯着腰吃。
第一次吃铁板豆腐,还是同学带回宿舍给吃探妹吃的。
在重庆,每一个街边摊里都有一个只做铁板豆腐的摊主,它不同于臭豆腐的味道。
在被滋啦的油漫长的煎制的过程中,豆腐本身的味道、和嫩滑质感被保留在中心,两面煎至金黄焦脆,汁儿浓味重。
任何一个人大概都无法抗拒这样的极致口感吧,就算你是一个不爱吃豆腐的人,吃探妹都觉得,你可以试试铁板豆腐。
不知从何时起,重庆的街头悄悄的加入了很多新的角色,比如——肠粉。
广州人对肠粉的爱是致命的,重庆人对肠粉的爱是热烈的。
这种嫩滑皮薄的食物与灌汤包还不同,肠粉鲜味十足,口味众多,很难让人不喜欢。
不论是蔬菜肠粉、海鲜肠粉、还是鸡肉、菌类肠粉,都是百吃不厌,鲜到掉牙,嫩滑无比。
吃探妹都担心它将来有一天会像沙县小吃、湖南米粉一样强势的攻进重庆。
撸串是我们重庆人不变的饮食文化,无论何时。
相信每一个重庆人都很清楚一到夏天的傍晚,唤醒那些昏昏欲睡的人们,不是黄昏打在脸上的最后一缕阳光,而是从窗户里飘进来的香味儿。
三五成群的好友扎堆在一张桌子上,30块钱的肉,30块钱的筋,再来5串烤鸡翅,两杯扎啤,一盘毛豆与花生,享受这一刻的人生一串!
必不可少的还有火锅串串、麻辣烫,都是对串串美食的一种延伸。
串串不同于火锅,串串讲究的是随意、简洁、精准的人生态度。围着大火炉,锅里的秘制汤底咕嘟咕嘟的煮着几十种食材,任其在里面沸腾。
即便吃的人大汗淋漓,火辣冲天,人们也能围着一锅煮菜,畅聊不止。
对重庆人来说,撸串和火锅一样已经被安排进了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开心了撸串,不开心了也撸串,没有什么是一顿串串解决不了,如果有就两顿。
摊位虽小,食材却不少。每一种食物经过高温的煮制,淋上秘制酱料,都能成为舌尖上的美味,包括香菜、韭菜。
这种诱人的小吃摊,对于健身和散步的人来说有极大的挑战。
平日里小心翼翼的忌油腻忌重口,却总是在健身完回家的路上“阻碍重重”,分分钟就冲到小吃摊前,让老板来一个里脊加黄瓜片。
肉类麻辣串,堪称是串类一绝的美味。趁热吃一口刚刚煮出来的里脊肉,肉汁非常的香嫩,吃探妹一个人吃3串真的没问题。
水果摊是各类街边摊中的小清新,下班回家必须要买一两袋水果,才算是完美的结束了这一天。
水果摊是个神奇的地方,曾经出了非常多的神文案,比如“吃了我的甜橙,明天提案一定成”;还有文案鬼才杜蕾斯“第一口西瓜尖和你的尝起来很像”……
在重庆,真正的吃货,生活并非是一定是要锦衣玉食,就算是路边摊我们也能吃的妙趣横生。
站酷:@原素
如果你想了解真正的重庆美食,不妨在夜晚走进只属于路边摊的美食世界。
今日留言:
你有哪些惊为天人的路边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