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西南,刘邓大军登上世界屋脊,战争没结束
文|李崇寒
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中山四路上,坐落着一栋两层小楼,毛泽东、蒋介石曾在此合影,重庆解放后,邓小平、刘伯承一家在此短暂居住过。1920年,当16岁的邓希贤登上从重庆开往上海的汽船开始赴法之旅时,他不会想到,29年后,他会以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西南军区政治委员的身份率领千军万马进驻重庆,成为领导大西南解放和建设的一把手,且这一待,就是两年半。
请输入图片描述
1950 年2 月,重庆,西南军区第一次整编工作会议合影。一排左起:炮兵纵队司令员孔从洲,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政治部副主任张子意,司令员贺龙,政委邓小平,副司令员陈赓,组织部长陈鹤桥,61军军长韦杰。18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二排左一),西南军区副政委李井泉(二排左六),副参谋长张经武(二排左七)
解放西藏的任务交给了西南局渡江战役前,邓小平本是华东局书记,主要负责华东地区的日常工作。1949年5月底,计划有变,中共决定继续攻克国民党占据的最后地盘。在为中央军委起草的电报中,毛泽东提出,二野在协同三野制止美国干涉计划奏效后,即可进占西南部分地区,并明确指示,“小平须准备去四川”。7月,邓小平到北平参加中央工作会议,就解放大西南的战略部署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进行数次交谈,商定:二野主力以大迂回动作,于9月取道湘西、鄂西、黔北入川,挺进宜宾、泸州、重庆一线,切断胡宗南等部退往云南道路,尔后和贺龙所率第十八兵团一起,聚歼胡宗南部于川境。16日,中共中央决定组成西南局,邓小平为第一书记。1949年10月,邓小平、刘伯承、贺龙赴北京参加开国庆典,再次就进军西南问题与党中央磋商,进一步完善战略部署。23日,刘邓大部途经郑州时公开露面,佯装大军由郑州向西入川,坚定蒋介石“共军主力不会由东入川”的判断,好让蒋将川东、黔东防守的部队尽量北调,方便二野部队在川东实施正面攻击。
果不其然,当二野从北起湖北巴东,南至贵州天柱宽约500公里地段突然向蒋军实施多路进击的行动时,蒋介石整个西南防御作战部署被全部打乱,兵败如山倒,不过两个月的时间,按邓小平的说法,“由于我军各路进展均快,特别是大势所趋,敌军大部起义投诚,战事很快结束,超过了我们的预计”,“川、黔两省,云南、西康和平解放”。期间,中共中央西南局在常德正式成立,第一、二、三书记分别为邓小平、刘伯承、贺龙。
1950 年2 月,西南军区,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检查进藏部队的武器装备
至此,在大西南,只有一个地方尚未解放,那就是西藏。一开始,毛泽东打算以西北军区为主解决西藏问题,但考虑到“由青海及新疆向西藏进军困难很大,短期内难以克服”,解放西藏的任务交到了西南局的手上。为了支援配合十八军进藏,1950年1月,在邓小平的指示下,专门研究西藏情况的政策研究室成立,20多位研究康藏问题专家、学者、教授被招聘进来,在他们的指导下,一批有价值的材料如《西藏社会各阶层对我军进军态度之分析》、《进军康藏应该注意和准备的事项》等陆续出世。10月,进军西藏大门被打开,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世界屋脊向刘邓部队敞开怀抱。
1949年10月,常德民众欢迎第二野战军到常德
九十万、六千万、六十万在西南,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比普通军事斗争复杂得多的工作才刚刚开始。邓小平将其简化为:九十万、六千万、六十万。九十万,是要把战争中俘虏和投诚的九十万原国民党部队改造过来;六千万,代指西南七千万人口中可以依靠的六千万人民群众;六十万,指的是在西南的六十万部队,要将这六十万部队变成工作队,去创造和建设新的大西南。此外,社会生活各方面,如经济、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也需西南局去领导和建设。1950年6月28日,在中共最后解放的一块区域——西南地区上成立了西南军政委员会,作为西南地区最高行政机关,刘伯承为军政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为贺龙、邓小平、熊克武、龙云、刘文辉、王维舟。针对西南突出的匪乱、落后的生产经济、复杂的少数民族问题,邓小平祭出了三大法宝:剿匪、土改、“三反”“五反”。在土改运动中成绩显著的邓小平作为西南的代表,受到了中央和毛泽东的表扬。
此外,在交通运输方面,邓小平还大力推动成渝铁路建设。进军西南之前,邓小平、刘伯承就常说,到了四川一定要把成渝铁路修好,西南战争还没完全结束,经由邓小平主持的西南局常委办公会议即决定“修建成渝铁路,造船修建码头”。鉴于当时施工设备十分原始,为了解决筑路施工人员问题,西南军区先后从部队组织五个总队三万余人作为开路先锋。经过充分准备,成渝铁路于1950年6月15日正式开工,两年后,成渝铁路竣工。
1950年7月,刘伯承请辞西南军区司令员、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之职,主动要求去筹建陆军大学,西南地区实际由邓小平、贺龙掌舵。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南京正式成立,刘伯承出任院长兼政委时,西南地区已经卓有成效地工作了将近两年时间,社会秩序稳定,经济恢复,一切走向正轨。邓小平被调往北京后,贺龙出任西南局第一书记,继续主政西南。
1954年12月,西南局宣布撤销,贺龙离开重庆前往首都北京。